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地下水资源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08:48
   地下水运动变化受到大气降水、河流侧渗、灌溉入渗、水层间越流补给、灌溉及生产抽水等诸多因素影响,过程复杂,地下水运动变化具有高度非线性及非确定性特征。传统的地下水运动变化模拟预测数学模型由于涉及的不确定参数较多,运用数学方程十分复杂,且结果也不十分理想。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大规模并行运算、自适应、自学习、容错性的能力,特别适用于需要同时考虑许多因素和条件,不精确的、模糊的信息处理。因此,运用神经网络对地下水资源进行预测具有独特的优势,也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拟研究的沣皂河水源地计算区用平均分布的67个节点加以描述,针对每一个节点,以MATLAB6.5为计算平台,采用BP神经网络结构,通过地下水运动过程分析,确定和地下水水位运动变化相关的指标,即大气降水、河流侧渗、灌溉入渗、水层间越流补给、灌溉及生产抽水为输入神经元;地下水位为输出神经元。通过对沣皂河水源地的数据监测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影响BP网络学习效率和预测精度的因素,主要从隐含层神经元数量、训练次数、隐含层激励函数、学习样本数量几方面对研究区潜水层和承压水层水位预测BP网络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潜水层和承压水层水位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得出每个节点的地下水运功变化规律,最后运用MATLAB6.5将数据在研究计算区范围内拟合出地下水变化流场图,直观体现出研究区地下水运动变化规律和趋势。 最后通过验证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同监测的地下水变化数据误差不超过0.5米,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地下水预测的实际要求。
【学位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P641.8
【部分图文】:

初始流场,输出模式,模式映射,知识描述


承压水含水层初始流场圈 1012图4一3一34.4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建立及优化4.4.1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BP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大量的模式映射关系,而不需要任何已知的数学函数知识描述输入一输出模式间的映射。将输入模式反映射到期望的输出模式,只需要用已知的模22

初始流场,输出模式,模式映射,知识描述


潜水含水层初始流场图一一一图4一3一2承压水含水层初始流场圈 1012图4一3一34.4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建立及优化4.4.1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BP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大量的模式映射关系,而不需要任何已知的数学函数知识描述输入一输出模式间的映射。将输入模式反映射到期望的输出模式,只需要用已知的模22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地下水资源模拟研究


一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晓昕;吴新余;;关于非线性CAM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2 罗立强,郭常霖,吉昂,马光祖;人工神经网络与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岩矿测试;1997年04期

3 董守华,石亚丁,汪洋;地震多参数BP人工神经网络自动识别小断层[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4 李祚泳,邓新民;环境污染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胡波;杜惠良;;浙江省沿海海面日极大风预报[J];海洋预报;2006年S1期

6 张志;;人工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沈体雁;夏帆;刘良明;王煌基;;基于MODIS数据的城市边界监测方法及其比较[J];测绘通报;2007年01期

8 刘卓洋;李峡;;解决建筑工程消防竣工验收判定难题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7年04期

9 张彦成;段禅伦;;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土壤分类[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10期

10 王凤英;;神经网络对饱和酯气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玉强;黄梯云;;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口发展模型的自动选择[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赵卿;曹晓岚;;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田国富;张国忠;张幼君;;人工神经网络在齿轮设计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汪学清;单仁亮;;人工神经网络在爆破块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应义斌;景寒松;赵匀;;人工神经网络在黄花梨果形识别中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周保生;朱维申;;巷道围岩移近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1999年

7 闵惜琳;;信息系统中基于神经网络的统计需求分析[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金鑫;许宝杰;;基于改进的BP网络的矿用风机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刘永清;刘泉宝;蔡广基;;最大存贮容量的前馈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10 赵林度;陈斐松;陈天滋;;基于BP算法的图象数据压缩的研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性慧 王唯赫 杨腾;人工神经网络拓宽版权贸易路径[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2 张东方;沙明;杨松松;人工神经网络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靖九江 采写;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上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苑希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决策支持技术研究室 主任) 李彦彬 徐建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李鸿雁(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苑韶峰 吕军(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人工神经网络 灵感源于大脑[N];中国水利报;2005年

5 记者 周前进;人工神经网络可筛查糖尿病[N];健康报;2000年

6 徐会川;延伸人类智力——人工神经网络[N];电脑报;2003年

7 葛一鸣 路边文;人工神经网络将大显身手[N];中国纺织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范毅波 张旭军;带上望远镜上路[N];网络世界;2005年

9 记者靖九江;发动e引擎 推动健康事业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刘友存;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预测系统简介[N];中国冶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发;优选压裂井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李军红;冷轧带肋钢筋工艺的现代优化方法及质量控制[D];南昌大学;2006年

3 Han Qiang;[D];山东大学;2005年

4 申金山;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化学发光法及光度法在多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张治国;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海瑞;密闭式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气化熔融焚烧过程控制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传文;仿生优化算法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永阔;核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智能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蒲秀娟;胎儿心电信号提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O-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合智能系统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福;人工神经网络在上海股市趋势预测中的应用——与时间序列预测对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盛本云;人工神经网络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优化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3 薛新华;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基土液化判别中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董添文;CO_2气体保护焊干扰因素计算机识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5 金洪星;脑电图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6 徐学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黄智;四川工业经济预警方法、模型与信息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黄雪燕;人工神经网络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立春;早期推定粉煤灰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庆玲;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状况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6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16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d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