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301.2
【部分图文】: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42%;未利用土地5,183,827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0%8(详见图2一1)。图2一1山西省土地利用结构图(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树华;安康市的土地资源与生态建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2 甘淑,何大明,袁建平;澜沧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背景与土地资源[J];水土保持学报;1998年S1期
3 杨兆龙;我国民族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4 李献宇;;概念与模式:我国的可持续土地整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蒋国桪;;浅谈长海县陆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6 赵松乔;发刊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7年01期
7 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01期
8 王玉波;魏延军;王兰凤;;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04期
9 汤育;;辽宁省土壤资源保护浅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年04期
10 杨欣华;;小城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笪浩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尼庆伟;沈阳卧龙湖湿地生态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海量;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兴春;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宋文东;红树植物红海榄系列化学组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7 刘新平;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盛广恒;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吴仕岩;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环境成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王霞;新疆土地承载力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乐;河北省小城镇规划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润莲;山西省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邓楚雄;武冈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倩;中原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苏小苗;山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D];山西大学;2008年
6 汪瀚;合肥市城区人口承载能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袁炜;广州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聂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9 张显金;矿粮复合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复垦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0 姚登惠;西部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46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4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