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鄂托克旗水资源评价

发布时间:2020-10-20 12:18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煤炭、天然气、高岭土的储量及羊绒的产量均在全国前列,并于1998年,2008年分别被批准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行政隶属于鄂尔多斯市管辖。该旗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旗县,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0.7%,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工业发展对全旗经济建设至关重要。根据鄂托克旗运行、在建及规划工业项目耗水情况,到2030年鄂托克旗工业用水需求量将达到25096.94万m3/a,水资源亏缺为9221.39万m3/a(P=95%)。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鄂托克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水资源分析与评价工作、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对保障全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全旗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全旗及各级分区的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分析了水资源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为水资源具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的特点。 (2)地表水水质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补测成果分析,结果表明:都斯图河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部分河段砷超标,水质现状评价为劣Ⅴ类。地下水水质大部分地区符合标准,少数地方出现超标的现象。 (3)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统计了截止2007年全旗的供水基础设施、不同设施的供水量及各行业的供水量和用水量,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利用状态良好。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TV211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水资源评价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鄂托克旗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2 水文气象
        2.2.1 河流水系
        2.2.2 气象条件
    2.3 社会经济
    2.4 生态环境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
    3.1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3.1.1 水文条件
        3.1.2 水文地质条件
    3.2 水资源分区
    3.3 评价区近期平均用水量
    3.4 降水
        3.4.1 年降水量
        3.4.2 降水量年内分配
        3.4.3 降水量年际变化
    3.5 蒸发
        3.5.1 水面蒸发量
        3.5.2 水面蒸发量年内分配
        3.5.3 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
        3.5.4 陆面蒸发量
        3.5.5 干旱指数
    3.6 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
        3.6.1 年径流量
        3.6.2 径流量年内分配
        3.6.3 径流量年际变化
        3.6.4 地表水资源数量
        3.6.5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4.1 地下水类型区划分及评价方法
        4.1.1 地下水类型区划分
        4.1.2 评价方法
    4.2 计算参数的选择和确定
        4.2.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4.2.2 渗透系数
        4.2.3 灌溉水回归系数
        4.2.4 潜水蒸发系数
    4.3 各项补给量计算
        4.3.1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4.3.2 地下水径流补给量
        4.3.3 地表水体灌溉入渗补给量
        4.3.4 井灌回归补给量
        4.3.5 总补给量
    4.4 各项排泄量计算
        4.4.1 地下水径流排泄量
        4.4.2 潜水蒸发量
        4.4.3 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4.4.4 总排泄量
    4.5 平原区地下水均衡计算
    4.6 地下水资源数量
    4.7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估算
第五章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5.1 水资源总量计算
    5.2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估算
第六章 水资源质量评价
    6.1 地表水水质评价
    6.2 地下水水质评价
        6.2.1 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
        6.2.2 农牧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
第七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7.1 水利工程现状
    7.2 供水现状
    7.3 用水现状
        7.3.1 第一产业
        7.3.2 第二产业
        7.3.3 第三产业
        7.3.4 生活
        7.3.5 生态用水
        7.3.6 总用水量
    7.4 耗水现状
    7.5 排水现状
    7.6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向碧为;东江流域水基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8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48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