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0-10-22 06:26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灌区水资源配置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用性不强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建议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水文生态调控技术、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文章目录】:
1 中国灌区水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有待加强
    1. 2 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统一调度机制不健全
    1. 3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实用性不强
    1. 4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
2 国内外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2. 1 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
        2. 1. 1 国内研究现状
        2. 1. 2 国外研究现状
    2. 2 灌区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
        2. 2. 1 国内研究现状
        2. 2. 2 国外研究现状
    2. 3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
        2. 3. 1 国内研究现状
        2. 3. 2 国外研究现状
    2. 4 灌区水文生态研究
        2. 4. 1 国内研究现状
        2. 4. 2 国外研究现状
3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发展建议
    3. 1 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研究
    3. 2 重视变化环境下灌区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研究
    3. 3 加强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研究
    3. 4 强化灌区水文生态系统调控技术研究
    3. 5 加强灌区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
    3. 6 重视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军;刘春蓁;任国玉;;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2 李佩成;;论水文生态学的建立及其历史使命[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1期

3 马乃毅;徐敏;;以色列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及对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3年02期

4 曾赛星;李寿声;;灌溉水量分配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5 邹体峰;;美国水资源综合管理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2年Z1期

6 代俊峰;崔远来;;灌溉水文学及其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7 王浩;严登华;贾仰文;胡东来;王凌河;;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J];水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8 张俊娥;陆垂裕;秦大庸;刘淼;;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区域“四水”转化[J];水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9 纵岗;沈鹏;;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雷志栋,杨诗秀;田间土壤水分入渗的空间分布[J];水利学报;198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峰;胡继超;卞赟;;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2 杨学兵;;农作物种植条件下浅层地下水利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3 岳卫峰;杨金忠;朱磊;;干旱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耦合模型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Z1期

4 王浩;仇亚琴;贾仰文;;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和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张从鹏;贺慧蕾;;基于ARM9的地下水位远程监测仪的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4期

6 柴增凯;张元波;肖伟华;周婷;张诚;;二元水循环模式下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7 崔琬茁;张弘;刘韬;朴春红;;二元水循环理论浅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09期

8 王晓妮;王晓昕;侯琳;;MIKE BASIN模型在松花江流域的应用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1年04期

9 杜鸿;夏军;曾思栋;佘敦先;张永勇;严子奇;;淮河流域极端径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统计模拟[J];地理学报;2012年03期

10 郑航;John Langford;程国栋;;论变化环境下流域管理的知识创新[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仕玉治;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及实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江坤;潮白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田雨;长江上游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宋孝玉;黄土沟壑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朱首军;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量平衡要素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曹红霞;不同灌溉制度条件下土壤溶质迁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曹永强;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研究及其风险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马建琴;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模糊集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王济干;区域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祥莉;梯级水电站群中长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尹兴;长沙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彩虹;邯郸市水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邓琴;浏阳市点源污染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薛然;河北省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土壤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龚倩倩;不同尺度的径流变化规律分析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贺慧蕾;地下水位远程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良;开封市城区地热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郑如秉;不确定性条件下农业灌溉管理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刘晓玲;渭河下游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跃;刘洋;高富;;生态水文学——一门应对环境危机的新兴交叉学科[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2 ;2006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J];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2008年01期

3 雍斌;张万昌;刘传胜;;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6年06期

4 朱建民;;以色列的水务管理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北京水务;2008年02期

5 赵杰颖;李祚泳;;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程飞;吴清江;谢松光;;水文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7 周桂兰,刘淑清,苑宝忠,高伟,白宇;四平市四水转化产流模型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3期

8 李晓磊,钱积新;基于分解协调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3年01期

9 邵景力,魏加华,崔亚莉,陈占成;用遗传算法求解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J];地球科学;1998年05期

10 冯锦明;符淙斌;;不同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温度和降水的长期模拟比较[J];大气科学;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学梅;;国内外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2 葛书龙;;灰色系统理论在灌区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水利经济;1992年01期

3 齐莹;;灌区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解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1期

4 何平;;关于灌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4年03期

5 王先甲;唐金鹏;李长杰;郑旭荣;;玛纳斯河灌区分水配水管理信息系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6 张祖运;;塔里木河干流渭干塔河灌区管理模式浅论[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09期

7 陈献军;曹国凭;;闸门供水管理系统在滦河下游灌区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8 张艳玲;;浅谈近年来灌区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4期

9 麻立彬;;提高灌区管理水平 探索灌区体制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0 任喜武;宋世虎;;提高灌区管理水平 探索灌区体制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伟增;灌区水量优化配置理论及计算机管理决策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军媛;灌区水文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翟进;基于遥感技术的干旱灌区水盐平衡及生态需水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4 冯广平;干旱内陆河灌区水盐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希胜;青海省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制度改革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晓艳;灌区农用水水位流量率定及用水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3 薛富强;基于短消息的灌区水量水费计征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刘红亮;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赵军校;灌区信息管理网络建设的探索[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6 高静;基于灌区尺度的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昱;灌区计划用水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星星;灌区年径流量预测与灌区优化配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董玉云;唐河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10 郑淑红;沈阳市主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水田耗水量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1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51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