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8 15:05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水危机,必须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合理配置放在突出的位置,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项目,研究了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了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在节水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下,分析了用水户的用水机理和节水方向;通过对用水户不同类型取水水源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水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向;通过对用水户水资源竞争的博弈分析,得出了管理部门的直接控制模式、以水市场为中心的经济调节模式和用水户的自律模式是解决水资源竞争的有效途径。(2)提出了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体系框架。在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目标、原则、方式的基础上,将水资源的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相结合,提出了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框架,并具体阐述了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内容与技术方法。站在用水户角度,把取水、用水、排水三者统一配置。(3)分析了不同类型用水户的合理用水方案。根据行业节水进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秦岭电...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三维含水层划分及其离散化(单元剖分)
(5.9)便可求出了近似解h。(3)模型求解步骤综上,利用有限元方法解决水文地质计算的主要步骤:1)将渗流场划分为若干单元,形成网格,并定出各节点的坐标值;2)根据节点坐标值算出各单元的面积或体积,然后由相邻节点的坐标插值,以及介质常数等建立各单元的导水矩阵;3)以各节点水头表达节点上的流量,即等效流量;4)把各单元的已知流量按平分原则移至节点上;5)针对各未知的节点水头建立连续方程,即要求节点等效流量必须等于给定的节点流量,即得到以水头作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6)解方程组。得到节点水头后,再求各单元水力梯度的分量。c. 初始条件的确定首先,运用 Kriging 插值技术,依据 2005 年 7 月 1 日对区域民井、一期和二期水源地水井和 11 个观测井统测水位资料基础上进行插值,确定初始地下水流场。两个含水层的初始水头等值线分别如图 5-6 所示。
根据地下潜水流场分析,东西边界为流线,因此,定为零流量边界。东部的柳叶河边界部分为入渗流量补给边界。柳叶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244 万 m3,渗漏系数为 0.39,计算柳叶河渗漏量约为:244×104×0.39=95.16×104m3/a=2607.1m3/d;南部边界为山前入渗补给边界,补给量按照断面法依据达西定律计算,其计算公式为:Q = B×M×K×J(5.18)式中,Q为地下水补给量(m3/d);B 为计算断面长度(m);M 为含水层厚度(m);K 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J 为地下水水力坡度。根据三期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罗敷河附近两侧补给地下水量为 13369.86m3/d;西段地下水补给量为 12356.16m3/d;东段地下水补给量为 3890.41m3/d。则南部边界山前入渗补给总量为:Q =13369.86m3/d+12356.16m3/d+3890.41m3/d=29616m3/d北部边界为渭河定水头边界。由于渭河并未切穿第二含水层,所以,下部各层为隔水边界。各含水层边界条件如图 5-7 所示,图中蓝色圆圈为渭河第一类水头边界,红色叉为零流量边界,红色圆圈为抽水或注水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层B/S结构的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系统[J]. 涂扬举,马光文,刘治理,严秉忠,左幸. 水力发电学报. 2006(02)
[2]防汛会商系统集成化管理研究及应用[J]. 周惠成,何斌,梁国华. 水科学进展. 2006(02)
[3]多尺度有限元法在地下水拟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 林琳,杨金忠,方跃骏,史良胜,王丽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12)
[4]一种动态改变惯性权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J]. 张选平,杜玉平,秦国强,覃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5(10)
[5]论竞争性用水的经济补偿机制[J]. 张春玲,阮本清,刘云,许凤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03)
[6]基于规则的水资源模拟配置模型[J]. 陈南祥,贾明敏,崔进涛,徐晨光. 灌溉排水学报. 2005(04)
[7]应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中长期城市需水量[J]. 周刚,王弘宇,胡春雪,程晓如,蔡蔚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08)
[8]C模式:自律式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J]. 汪恕诚. 宏观经济研究. 2005(08)
[9]基于MVC模式的WAP开发与设计[J]. 吴轶婷,姚琳. 计算机应用. 2005(08)
[10]基于WAP的农业信息网站构建与开发[J]. 王志强,甘国辉. 农业工程学报. 2005(07)
博士论文
[1]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张平.河海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数据访问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D]. 颜开.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4113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三维含水层划分及其离散化(单元剖分)
(5.9)便可求出了近似解h。(3)模型求解步骤综上,利用有限元方法解决水文地质计算的主要步骤:1)将渗流场划分为若干单元,形成网格,并定出各节点的坐标值;2)根据节点坐标值算出各单元的面积或体积,然后由相邻节点的坐标插值,以及介质常数等建立各单元的导水矩阵;3)以各节点水头表达节点上的流量,即等效流量;4)把各单元的已知流量按平分原则移至节点上;5)针对各未知的节点水头建立连续方程,即要求节点等效流量必须等于给定的节点流量,即得到以水头作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6)解方程组。得到节点水头后,再求各单元水力梯度的分量。c. 初始条件的确定首先,运用 Kriging 插值技术,依据 2005 年 7 月 1 日对区域民井、一期和二期水源地水井和 11 个观测井统测水位资料基础上进行插值,确定初始地下水流场。两个含水层的初始水头等值线分别如图 5-6 所示。
根据地下潜水流场分析,东西边界为流线,因此,定为零流量边界。东部的柳叶河边界部分为入渗流量补给边界。柳叶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244 万 m3,渗漏系数为 0.39,计算柳叶河渗漏量约为:244×104×0.39=95.16×104m3/a=2607.1m3/d;南部边界为山前入渗补给边界,补给量按照断面法依据达西定律计算,其计算公式为:Q = B×M×K×J(5.18)式中,Q为地下水补给量(m3/d);B 为计算断面长度(m);M 为含水层厚度(m);K 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J 为地下水水力坡度。根据三期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罗敷河附近两侧补给地下水量为 13369.86m3/d;西段地下水补给量为 12356.16m3/d;东段地下水补给量为 3890.41m3/d。则南部边界山前入渗补给总量为:Q =13369.86m3/d+12356.16m3/d+3890.41m3/d=29616m3/d北部边界为渭河定水头边界。由于渭河并未切穿第二含水层,所以,下部各层为隔水边界。各含水层边界条件如图 5-7 所示,图中蓝色圆圈为渭河第一类水头边界,红色叉为零流量边界,红色圆圈为抽水或注水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层B/S结构的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系统[J]. 涂扬举,马光文,刘治理,严秉忠,左幸. 水力发电学报. 2006(02)
[2]防汛会商系统集成化管理研究及应用[J]. 周惠成,何斌,梁国华. 水科学进展. 2006(02)
[3]多尺度有限元法在地下水拟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 林琳,杨金忠,方跃骏,史良胜,王丽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12)
[4]一种动态改变惯性权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J]. 张选平,杜玉平,秦国强,覃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5(10)
[5]论竞争性用水的经济补偿机制[J]. 张春玲,阮本清,刘云,许凤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03)
[6]基于规则的水资源模拟配置模型[J]. 陈南祥,贾明敏,崔进涛,徐晨光. 灌溉排水学报. 2005(04)
[7]应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中长期城市需水量[J]. 周刚,王弘宇,胡春雪,程晓如,蔡蔚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08)
[8]C模式:自律式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J]. 汪恕诚. 宏观经济研究. 2005(08)
[9]基于MVC模式的WAP开发与设计[J]. 吴轶婷,姚琳. 计算机应用. 2005(08)
[10]基于WAP的农业信息网站构建与开发[J]. 王志强,甘国辉. 农业工程学报. 2005(07)
博士论文
[1]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张平.河海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数据访问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D]. 颜开.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4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02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