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达拉图鲁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发布时间:2021-04-18 22:37
内蒙古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为了提供丰富的水资源,经水文地质勘查初步查明,达拉图鲁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拟在该地区建立水源地,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技术开发提供后备水资源。研究区面积2256km2,详查区面积775 km2。主要含水层为白垩系巨厚含水层,研究深度为345m,主要研究地下水系统的浅循环和中循环。垂向上将模型划分为两个含水岩组。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利用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识别水文地质参数、拟合流场和过程线,均衡计算结果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相符,因此所建立的模拟模型可以用于地下水均衡分析、资源量评价和水位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模拟期(2007年5月~2008年4月)地下水系统总补给量为4316.11×104m3,总排泄量为3902.27×104m3,补排差413.83×104m<...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1.2.1 鄂尔多斯盆地
1.2.2 勘查区研究程度
1.3 鄂尔多斯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进展
1.4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1.4.1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1.4.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数值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和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水文地质概况
2.3.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3.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概况
2.3.3 含水层富水性
2.3.4 地下水循环特征
2.3.5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3.6 地下水动态特征
2.4 小结
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1 边界条件概化
3.2 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3.3 水文地质参数
3.4 地下水流场以及流动特性
3.5 各补排项的处理与确定
3.6 小结
4 地下水数值模型
4.1 数学模型
4.2 模型软件选择
4.3 模型结构
4.3.1 空间离散
4.3.2 时间离散
4.3.3 定解条件的处理
4.3.4 源汇项处理
4.3.5 水文地质参数的处理
4.4 模型的识别验证
4.5 地下水系统均衡分析
4.6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
4.7 小结
5 规划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位预测
5.1 预测期的确定
5.2 预测数据处理
5.3 水源地规划开采方案
5.4 预测结果分析
5.4.1 方案三预测结果分析
5.4.2 三个方案预测结果比较
5.5 规划水源地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评价
5.5.1 评价原则
5.5.2 规划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允许开采资源量评价
5.6 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沉积特征、岩性分布与盆地演化规律[J]. 杨友运,张英利,侯光才. 地球学报. 2008(04)
[2]基于岩相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结构的研究[J]. 陶正平,崔旭东,黄金廷,尹立河. 地质通报. 2008(08)
[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天桥岩溶地下水区域模型与嵌套模型[J]. 董英,田芳,党学亚,邵景力,崔亚莉. 地质通报. 2008(08)
[4]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生态分区及其水文地质意义[J]. 黄金廷,侯光才,陶正平,赵振宏,王晓勇,崔旭东. 地质通报. 2008(08)
[5]Visual MODFLOW在平原型水库水环境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 丁飞,何霖,张奇林,孙有,潘云,李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02)
[6]从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看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代序)[J]. 石建省. 地球学报. 2007(06)
[7]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风积沙覆基岩型包气带结构的生态意义[J]. 陶正平,黄金廷,崔旭东. 地下水. 2007(06)
[8]地下水模型MODFLOW和GIS在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王仕琴,邵景力,宋献方,张永波,周小元,霍志彬. 地理研究. 2007(05)
[9]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灌丛群落土壤呼吸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英文)[J]. 金钊,齐玉春,董云社.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7(03)
[10]FEFLOW软件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香日德绿洲为例[J]. 毛军,贾绍凤,张克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04)
本文编号:3146287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1.2.1 鄂尔多斯盆地
1.2.2 勘查区研究程度
1.3 鄂尔多斯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进展
1.4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1.4.1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1.4.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数值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和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水文地质概况
2.3.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3.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概况
2.3.3 含水层富水性
2.3.4 地下水循环特征
2.3.5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3.6 地下水动态特征
2.4 小结
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1 边界条件概化
3.2 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3.3 水文地质参数
3.4 地下水流场以及流动特性
3.5 各补排项的处理与确定
3.6 小结
4 地下水数值模型
4.1 数学模型
4.2 模型软件选择
4.3 模型结构
4.3.1 空间离散
4.3.2 时间离散
4.3.3 定解条件的处理
4.3.4 源汇项处理
4.3.5 水文地质参数的处理
4.4 模型的识别验证
4.5 地下水系统均衡分析
4.6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
4.7 小结
5 规划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位预测
5.1 预测期的确定
5.2 预测数据处理
5.3 水源地规划开采方案
5.4 预测结果分析
5.4.1 方案三预测结果分析
5.4.2 三个方案预测结果比较
5.5 规划水源地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评价
5.5.1 评价原则
5.5.2 规划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允许开采资源量评价
5.6 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沉积特征、岩性分布与盆地演化规律[J]. 杨友运,张英利,侯光才. 地球学报. 2008(04)
[2]基于岩相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结构的研究[J]. 陶正平,崔旭东,黄金廷,尹立河. 地质通报. 2008(08)
[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天桥岩溶地下水区域模型与嵌套模型[J]. 董英,田芳,党学亚,邵景力,崔亚莉. 地质通报. 2008(08)
[4]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生态分区及其水文地质意义[J]. 黄金廷,侯光才,陶正平,赵振宏,王晓勇,崔旭东. 地质通报. 2008(08)
[5]Visual MODFLOW在平原型水库水环境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 丁飞,何霖,张奇林,孙有,潘云,李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02)
[6]从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看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代序)[J]. 石建省. 地球学报. 2007(06)
[7]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风积沙覆基岩型包气带结构的生态意义[J]. 陶正平,黄金廷,崔旭东. 地下水. 2007(06)
[8]地下水模型MODFLOW和GIS在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王仕琴,邵景力,宋献方,张永波,周小元,霍志彬. 地理研究. 2007(05)
[9]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灌丛群落土壤呼吸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英文)[J]. 金钊,齐玉春,董云社.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7(03)
[10]FEFLOW软件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香日德绿洲为例[J]. 毛军,贾绍凤,张克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04)
本文编号:3146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14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