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口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4-07-24 10:24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以及脑缺血缺氧等均可能导致脑部血管性痴呆,我国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为1.1%一3.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利用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对老年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诊断标准。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依据1993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脑卒中研究院制定的VD诊断标准和200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

 

  2.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肺、肾、脾等功能不全者,伴有血液病患者以及其他非VD原因导致的痴呆患者。根据医院收治顺序依次分为多奈哌齐组、尼莫地平组和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组,每组30例。多奈哌齐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60-75岁,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平均年龄为(71.3±4.5)岁;尼莫地平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62-78岁,平均年龄为(72.4±3.9)岁;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为(72.9-4-4.1)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治疗方法。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30mg/片,1片/次,3次/d;多奈哌齐组给予多奈哌齐片口服,1片/次,10mg/片,每晚睡前服用;联合用药组中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的方法与用量同上,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4.评价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测评。CDR评价痴呆严重程度,通过临床半定式访谈患者和照料者来获取信息,分值越高,表示痴呆越严重。治疗前和服药6个月后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比较。治疗6个月后,每一组患者的MMSE、ADL和CD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6个月后,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低于联合用药组,CDR评分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P<0.01)。见附表。

 

  2.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轻度腹泻由于症状较轻微,均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后自行缓解。

 

  三、讨论血管性痴呆属于一类脑区低灌注造成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发现,胆碱能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变是痴呆患者记忆力减退、定向力丧失、行为和个性改变的重要原因。

 

  多奈哌齐是一种长效治疗老年痴呆的对症治疗药,其主要作用机理为:能够可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的乙酰胆碱水解,从而增加受体部位的乙酰胆碱含量。多奈哌齐可能还通过其他机制治疗血管性痴呆,包括对肽、神经递质受体或Ca2+通道的直接作用。尼莫地平是一种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在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不影响脑代谢。本研究结果发现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用药比单独多奈哌齐或者尼莫地平单独用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且均自行缓解。这可能是由于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时,有效增强了脑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同时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这两种机制能够协同互补,从而达到了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对于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本文是由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本文编号:4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4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