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基督教视域下朝鲜族的认同状况研究——以沈阳市朝鲜族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5 10:14

  本文关键词:基督教视域下朝鲜族的认同状况研究——以沈阳市朝鲜族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沈阳 朝鲜族 基督教 宗教认同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摘要】:以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朝鲜族人群为调查客体,从基督教信仰的视阈出发,以朝鲜族的身份认同对象所涉及的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朝鲜半岛的同源民族,以及中华民族三个层次为内容,阐述朝鲜族认同的现状,分析朝鲜族认同背后的因由,总结基督教对于朝鲜族认同的影响。研究表明,沈阳市朝鲜族群体基于共同的族源、血缘、语言等因素,在群体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向等层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关键词】沈阳 朝鲜族 基督教 宗教认同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分类号】:B978;C955
【正文快照】: 朝鲜族作为我国东北的跨国民族与朝鲜半岛的两个国家有着悠久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世系、血统和文化上的,甚至可以上升到民族认同的高度。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受到激发,不但文化认同受到了冲击,国家认同和归属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督教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春;;有理为啥差点进牢房?[J];中国农垦;1990年06期

2 权立;;关于朝鲜族心理特征的历史反思[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Z1期

3 一鉴;朝鲜族美术史略[J];新美术;1994年01期

4 权哲;赵成日;;中国朝鲜族文学概况(初稿)[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4期

5 沈志华;;东北朝鲜族居民跨境流动:新中国政府的对策及其结果(1950~1962)[J];史学月刊;2011年11期

6 全金姬;;辽宁朝鲜族女性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中的角色作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朝鲜族民俗趣闻[J];旅游纵览;2006年01期

8 金云一 ,紫荆;中国朝鲜族话剧史论要[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9 ;赞崔殷泽[J];足球世界;1997年14期

10 龚强;;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五十七)——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朝鲜族[J];黑龙江史志;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智文;;清末民国朝鲜族上书呈文与其中华/国家认同意识[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2 金京振;;论朝鲜族思维方式的变革及社会的和谐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蓓;大流动中的朝鲜族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宗巍;延边创富民新模式:“能歌善舞”又“能工善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燕 周芳;朝鲜族:海绵吸水 文化先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记者 高雅;朝鲜族传统服饰制作的传奇[N];牡丹江日报;2009年

5 盛勇 乔振友;别有情趣的朝鲜族婚礼[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张守梅;“韩流经济”冷眼观[N];牡丹江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玉海;走,去韩国打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本报记者 徐菲菲;幸福家园太兴村[N];延边日报(汉);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町灿;关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朝鲜族农村历史的民族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娜;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徐美灵;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延边大学;2015年

3 李龙;朝鲜族小说中的韩国人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潘晓文;辽宁朝鲜族服饰文化艺术特征[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5 金婧婷;中国延边地区朝鲜族民谣与阿美族民谣艺术特征之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朴盛镇;北京望京地区朝鲜族与韩国人的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欣;朝鲜族刀舞的文化沉积与外在表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江;城镇化进程中的朝鲜族村人口迁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9 周靖程;晚清东边道地区朝鲜族迁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南振宇;延边朝鲜族餐饮空间特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36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36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