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锡伯族“西迁节”与族群文化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4:32

  本文关键词:锡伯族“西迁节”与族群文化认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锡伯族 西迁节 萨满 喜利妈妈 文化研究 族群认同 历史失忆


【摘要】: 锡伯族原是鲜卑后裔,起先居住在东北,与蒙古族、满族、汉族相交融。清朝时期,国家为加强西部边陲的安全,派遣锡伯族4000余军民迁徙西北驻防。在西北多民族文化生境下,锡伯族与当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东乡族等民族相互学习,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迁徙后的锡伯族从以前渔猎为主转变为农业、畜牧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开挖水渠,开垦屯田,种植果树,利用周边矿产全面发展经济。锡伯族的传统节日,部分与汉民族相似,但形式别具一格,其“西迁节”独特的纪念日庆祝方式深刻的体现了锡伯族族群文化情结。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锡伯族宗族文化,民间信仰萨满教,结绳家谱喜利妈妈等习俗慢慢从民众生活中隐去,但是无论何种环境,锡伯族民众都能快速吸收其他族群文化的优点,用以发展本族群文化。 文化能够塑造一个族群的个性,一个族群也能创造一种文化类型。一个族群通过潜移默化的接受并消化一种文化精髓后,便不自觉的呈现出特定的族群风貌、族群精神、族群特点和族群行为方式。另外一方面某个族群通过各种文化类型之间相互吸收、加工、改造,表现出一种新的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文化。锡伯族就是如此,在过往的文化生境中塑造了北方民族的性格,迁徙后在多变的文化生境中重新吸收、加工,塑造了本族群的个性,同时也以自己独特的族群风貌,在西北众多族群生存的环境中彰显与众不同的锡伯族精神。 本文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西迁节”为调查对象,结合当地地方志,以及第一手调查资料进行剖析,考察锡伯族在特定的时空场域—“西迁节”—所表现出的对过往的追思和祭奠,及其当下文化生境中这个边界民族的文化张力。节日庆典不仅是“时间-空间-祭仪行为”的复合体,更是凝聚族群的基本力量。一个族群得以延续,一方面是由于生物亲亲性,另一方面是文化亲亲性。正是在两者的作用下,族群成员才具有归属感,服从于族群,并将族群记忆代代相传。在西迁节纪念日的复合体中,族群记忆通过仪式行为的重复,生物亲亲性与文化亲亲性都得到最深、最全、最广的释放,族群凝聚力也达到空前的聚合。锡伯族“西迁节”独特的时空场域,节日饮食习俗,节日庆祝仪式,集中展现锡伯族文化的传承、记忆的重构、族群的认同。纪念日的场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它神圣的时间可以通过特殊的场域再次建立起来,由此证明,当下节日依然具有强大的世代精神和文化民俗影响力。 作为移民的锡伯人,其纪念日“西迁节”虽体现了强大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意识,但同时也揭开了其“历史失忆”的现状。因为文化生境的变化,锡伯人摒弃原有的习俗、吸纳其他民族的风俗以及重新塑造族群的记忆,造成其文化重组的必然性,形成“历史失忆”,这一文化现象值得人们商榷。
【关键词】:锡伯族 西迁节 萨满 喜利妈妈 文化研究 族群认同 历史失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C9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新疆锡伯族的文化生境11-27
  • 第一节 历史源流:锡伯族的边缘性,交界性11-14
  • 第二节 日常生活14-15
  • 第三节 聚居与杂居的文化格局15-17
  • 第四节 锡伯族文化17-23
  • 一、锡伯族宗族文化17-19
  • 二、萨满和喜利妈妈信仰19-23
  • 第五节 锡伯族节日23-25
  • 第六节 锡伯族文化的传承与变异25-27
  • 第二章 西迁节与锡伯族的历史记忆27-34
  • 第一节 诗化的迁徙历史27-32
  • 第二节 追忆过往的历史习俗32-34
  • 第三章 西迁节与锡伯族的文化认同34-42
  • 第一节 2008年的西迁节34-36
  •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的历史定格36-39
  • 第三节 新疆锡伯族人的认同特征39-42
  • 结语42-44
  • 附录44-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冰;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地区锡伯族“汗都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廖子宜;族群文化认知下的锡伯族春节习俗探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6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46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