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藏彝走廊中的回藏和谐民族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略论藏彝走廊中的回藏和谐民族关系研究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藏彝走廊,地理范围涉及甘、青、川、滇四省及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学术界对藏彝走廊民族问题的研究日益活跃,产生了许多成果,但对回藏和谐民族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走廊内回族与藏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广泛、人口众多、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影响较大的民族,回藏关系是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交往密切和具有代表性与独特性的重要族际关系。本文通过对藏彝走廊中回族与藏族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状况的介绍,指出其研究特点与不足,提出研究该问题的内容设想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基金】: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藏彝走廊中回藏和谐民族关系研究”(11XM20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5
【正文快照】: 回族和藏族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都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广泛、人数较多、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影响较大的民族。他们在藏彝走廊生存历史悠久,其生存发展的过程,就是回族与藏族族际交往和文化互动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藏彝走廊中回族与藏族和谐民族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锦;陈晖;;藏彝走廊:远山的神奇[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7年10期
2 王铭铭;;藏彝走廊——多学科区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3 黄树民;;藏彝走廊——区域研究的沃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4 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5 胡不飞;;杨曦帆的《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卷首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7 王铭铭;;初入“藏彝走廊”记[J];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8 翁乃群;;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类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9 郭岚;;袁晓文、李锦的《藏彝走廊东部边缘族群互动与发展》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付海鸿;;横断走廊:族群地理与生态史学——读徐新建《横断走廊——高原山地的族群与生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云川;;“藏彝走廊”的民族语言文化特征[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曾现江;;藏彝走廊的蒙古祖源记忆与传说概论[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3 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艾南山;;从横断山谈康藏地区的发展(详细摘要)[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5 高占福;;甘肃临夏回族传统经济兴衰的思考[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6 李仁;;回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7 张利;;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经济状况及发展思路[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8 勉卫忠;;清末民初西宁回族商业的发展及其城市变迁[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9 丁克家;;试论回商文化及其时代意义[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10 刘丽;;彝族“老虎笙”的文化流变[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周万龙 记者 孙振宇;藏彝走廊新村靓[N];雅安日报;2011年
2 石硕 梁枢;藏彝走廊:思想的源地[N];光明日报;2003年
3 齐健;藏彝走廊沟通中国南北丝绸之路[N];西部时报;2009年
4 郑少雄;康定土司与“藏彝走廊”(上)[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修兵;保护文化线路遗产 留住传统文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郑严;我州三企业家在贵州投资矿业开发[N];民族日报;2008年
7 临夏州驻青海省格尔木市办事处主任 孔垂一;临商:活跃在青藏高原上的生力军[N];民族日报;2010年
8 周万龙 记者 罗光德;打造“藏彝走廊”精品旅游景区 石棉生态历史文化成抢手“热饽饽”[N];雅安日报;2011年
9 郑严;旱码头的辉煌是如何铸就的[N];民族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陈鹏 李菲 贾楠 伍晓阳 杨跃萍 章利新 赵颖;守住民族文化基因,就是守住精神家园[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2 梁中桂;尔卜羌寨村民的神圣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陆刚;互动与相融[D];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
2 韩爽;藏彝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3 勉卫忠;清末民初河湟回藏贸易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易莉;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任福佳;藏彝走廊“锅庄贸易”的机制和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仇泳川;大渡河畔的“本地人”与“客民人”丧礼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邱月;平武白马人“跳曹盖”仪式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孙勇;云南藏区的民主改革及其社会变迁[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0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5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