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探索
本文关键词: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探索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 民族医学 羌族医药 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摘要】:羌族医药文化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世代相承下来的与民族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传统医药文化宝贵财富。羌族医药是羌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医药文化不仅创造和丰富了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同时在羌民族种族延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传承、弘扬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Abstract]:The Qiang nationality medicin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alth and health of the people . The Qiang nationality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 The Qiang nationality medicine culture not only creates and enriches the colorful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culture , bu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thnic continuation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 Therefore , the protection , transmiss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medicine non - material culture are a major problem facing us .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羌族传统医药文化的震后生存环境与传承模式研究”(10YJA850008)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项目“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作用研究”(SKYY2013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1
【正文快照】: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聚居在震情最严重的汶川县、北川县、茂县、理县等县的羌族成为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少数民族。地震不仅毁坏了羌族人们的家园,还使具有特色的羌族医药文化遗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世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与规范问题[J];学习与实践;2006年09期
2 程玲俐;;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市场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对性[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黄彬;;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路径选择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为例[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5期
3 辛儒;;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4期
4 辛儒;王海;;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特质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河北科技图苑;2007年05期
5 王先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因素的关系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王先胜;;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贾艳;;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02期
8 王先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4期
9 刘淑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及问题[J];人民论坛;2013年35期
10 屈华;夏雪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述评[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李依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智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实施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廉洁;剧场类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贾蕊;我国老字号企业的政治行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周瑜;粤绣之艺术价值及保护传承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赵莲;小人物,,大角色[D];河北大学;2011年
7 南国杰;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D];山东大学;2007年
8 黄丽;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河;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苑利;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学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吴铀生;民族中医学文化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化定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满达夫;在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切实落实党的民族语文工作政策(报导)[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6年01期
2 李乔;;发展民族文化 为实现四化服务[J];中国民族;1980年01期
3 张天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及其转变[J];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4 秋浦;试论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向[J];民族研究;1984年03期
5 马寅;;对}栊础睹褡遄灾蔚胤礁趴觥返募傅阋饧鸞J];中国民族;1985年08期
6 阿拉坦;;剖析陈规陋习和旧观念的历史渊源[J];中国民族;1986年11期
7 ;简讯[J];中国民族;1986年02期
8 王国栋;;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发展中的问题[J];中国民族;1986年04期
9 贾青波,孟立军;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教育状况考察[J];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03期
10 周用宜;;民族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评介《民族词典》[J];中国民族;198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蒋立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秦素琼;吕志革;邹平;;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二十五年回顾与反思[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和曼;;试论少数民族华人的若干特点[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沈泽昊;李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构成与民族多样性的地理格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周怀生;;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提出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6 毛公宁;;对新疆“7·5”事件所反映出的有关问题的看法[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7 ;创建首都民族基地 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8 苏成;;以民族和谐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代葵;李春;;试析邓小平民族发展观的特点[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毕节地区民族研究2[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芳;市领导亲切慰问环卫工人和少数民族贫困户[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2 李U
本文编号:1367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6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