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从土家族民居中的屋脊顶饰看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发布时间:2018-01-02 18:07

  本文关键词:从土家族民居中的屋脊顶饰看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家族 民居 民族性 地域性


【摘要】:民居建筑是人们的居住之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实用功能。不仅于此,民居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客观的、外在的物质存在,它还是民族传统历史得以延续、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的有机载体,民居中的雕梁画栋、窗棂台榭,乃至于一砖一瓦,无不处处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卸甲坪土家族乡的民居亦毫不例外地具备以上特点。屋脊顶饰文化圈并非某一民族所独有,其本质上是属于地域文化。也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即屋脊顶饰最初可能是这一区域某民族所独有的,但后来被该区域的其他民族广泛借鉴和吸收,最终发展而为一种地域性文化
[Abstract]: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the people living b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uman life, it can provide shelter sites for human beings, has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ractical function. In addition,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houses as an objective, in substance, it is traditional history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organic carrier of inherited national culture is, in a richly ornamented building houses, windows taixie, and brick, fully embodied national culture. Tujia folk Xiang Xie Jia Ping is no exception to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The ridge crest cultural circle is a unique nation, its essence belongs to the regional culture. There is also a possible situation, namely the ridge crest may be the first in the region unique to a nation, but then other nationalities in the region wide reference and absorption, development and final A reg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明代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互动研究”。编号:08JC850006
【分类号】:K892.3
【正文快照】: 2010年4月14日-20日,笔者奔赴湖北省松滋市的卸甲坪土家族乡进行田野调查,对土家族传统民居展开了主题田野工作,本文即基于此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写作而成。一、田野点概况卸甲坪土家族乡地处湖北省松滋市西南。全乡辖8个村委会:卸甲坪、彭家沟、曲尺河、横过山、黄林桥、天星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道毅;;寻索土家族文化的秘密——论叶梅的土家族文化小说[J];民族文学;2003年05期

2 邓佑玲;土家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3 杨政银;;试论“过赶年”的传播[J];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02期

4 李虹;;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的生存环境与艺术特征表现[J];艺海;2010年08期

5 陈宇京;;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土家族传统婚俗仪礼音乐概述[J];三峡文化研究;2008年00期

6 杨亭;;符号学视野下的土家族文化展演[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5期

7 沈再新;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戴宇立;;唐敦权散文集《心壁烙画》解读[J];文学教育(上);2008年11期

9 思慧;《土家族文化史》出版发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彭永庆;李兴平;;西兰卡普文化的本源与保护[J];民族论坛;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承沂;;论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颜纪臣;申国俊;;山西民居建筑文化渊源与形成初探[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赵运铎;夏智;;雪乡民居建筑的生态性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杨凤江;李正国;;彝州现代特色民居建设的建议[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伯超;;满族民居特色[A];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C];2002年

6 左满常;张献梅;;河南民居院落平面布局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崔潇;;浅谈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牟钟鉴;;试论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9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姬旭明;;地域建筑文化在城市中的延续和创新[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铁川;民主的民族性[N];检察日报;2002年

2 朱迅W,

本文编号:1370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70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9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