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视阈下江西万载的新族学

发布时间:2018-01-03 07:32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视阈下江西万载的新族学 出处:《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族学 转变 保学 国家意志


【摘要】:20世纪三十年代初,江西万载的宗族组织借助国家的政治需求纷纷兴办新族学,以规避族产提拨。受国家力量的支配,族学从传统走向了现代。随着国家推广保学,族学款产进而宗族剩余族产为国家盘剥,从而导致了族学的的衰败乃或消失。在此过程中,以宗族为代表的地方社会表现出了强烈不满甚或抗争,但在国家强势话语下,最终顺从了国家政权建设的需求。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30s twentieth Century, Jiangxi Wanzai clan organization by the country's political demand have set up the new family, in order to avoid production. Dominated by the forces of the state funding, family learning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With the promotion of security, family property and surplus production for the country's clan exploitation, resulting in a family study the decline or even disappear. In this process, with the cl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local society expressed strong dissatisfaction or even fight, but in the country the strong words, finally gave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power demand.

【作者单位】: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西万载县族董会制度与地方社会控制》(课题编号12yjc810032)后期研究成果 江西省高校人文科学课题:《保甲制与江西农村基层政权研究(1934—1945)》(课题编号ls1208)后期成果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新族学是近代乡村宗族的新生事物,国内学者林济研究了国民政府时期两湖的新族学,认为新族学保留与延续了宗族社会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再生了宗族的权威地位,成为乡村宗族新的中心,从而推动了宗族变迁,①但其对新族学与国家政权建设之间的关系缺乏细致的考察。20世纪30年代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济;国民政府时期的两湖新族学与乡村宗族[J];近代史研究;2004年02期

2 施由明;;明清时期宗族、乡绅与基层社会——以万载县辛氏宗族以例[J];农业考古;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向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社会经济史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田正平;叶哲铭;;现代新式学校与乡村民众生活——以佳村震东小学为个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许庆如;;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9期

4 梁敏玲;;近代城乡关系的大致走向——以时人所论所行为中心的梳理[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吉安;权力、话语与社会控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源西;近代两湖族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运山;湖南近代社会的人际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丁芮;近代湖南社会控制研究(1840-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鲁先瑾;宗族的传统与现代[D];河南大学;2006年

5 陈虹;清末民初嘉兴地区望族的家族教育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谭件国;近代湖南宗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潇;近代湖南农村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韦;村民选举中的宗族因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张新平;秩序与冲突:清代乡村社会纠纷[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夏铭;晚清民国时期南昌月池熊氏的宗族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衷海燕;士绅、乡绅与地方精英——关于精英群体研究的回顾[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常建华;;乡约·保甲·族正与清代乡村治理——以凌(火寿)《西江视臬纪事》为中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谢宏维,张研;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的土客冲突与国家应对[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梁洪生;考古资料中的唐以前江西姓氏考察[J];江西文物;1991年02期

5 吕小鲜;嘉庆朝江西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J];历史档案;1994年01期

6 巴根;明清绅士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1996年03期

7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03期

8 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宏;对我国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05期

2 昝建民;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21世纪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目标[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3 盘毅;;传统行政领导方式的转变[J];学理论;2011年24期

4 张扬彬;对我国社会保障系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思考[J];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司晓莉;生死观念的转变与殡葬制度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安克娴,孙云峰;加入WTO后我国政府职能的适应状况及其转变[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倪芬;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两点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0期

8 汪慧;入世与政府职能的转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王维奎,范梅芝;略论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式和要求[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利霞;WT0冲击政府问题与政府职能的转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敏;;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继荣;;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于秀琴;;和谐社会下行政决策机制的转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党;;实现“五个结合” 完成“四个转变”——论构建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朱唇;;丙洲人过南洋史料[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喜祥;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N];福建日报;2004年

2 薛涌;从比较中谈村民自治[N];南方周末;2005年

3 谌国刚;九龙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4 闻新国;减少不规范的权力介入[N];农民日报;2004年

5 新华社记者 姜军;创造性地落实两会精神[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本报评论员;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N];人民日报;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拒官告示:官场生态失常的无奈之举[N];华夏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江宛柳  ;一项稳定军心的长久之策[N];解放军报;2004年

9 王通讯;从无限政府到有效政府[N];中国改革报;2003年

10 记者 夏福军;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好人大工作[N];广西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静;中间团体在现代国家形成中的政治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靳晓芳;张家川回族行店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翔;论我国非营利组织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D];山西大学;2007年

2 唐开斌;我国政府行政理念转变的哲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慧君;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D];南昌大学;2007年

4 袁本罡;对人口流动影响下的少数民族村寨权力格局的人类学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瞿州莲;民族地区残存宗族组织对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邓玉柱;侨乡宗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滨利;卫所移民群体本土化过程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8 崔明;少数民族民间组织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陈金平;民间的狂欢与社会控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顾娜娜;浅析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72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72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