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消费文化向度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转型

发布时间:2018-01-03 09:38

  本文关键词:消费文化向度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转型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消费文化 少数民族 符号化 大众传媒


【摘要】:消费文化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现代转型。消费文化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体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社会现代化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消费符号化趋势,品牌、名牌意识深入人心。消费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促进观念转变,民族间的相互理解认同。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在少数民族文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改变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Abstract]:Consumer culture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which affect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Consumer culture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relations. Reflect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Social modernization has promoted the trend of symbolization of consumption in minority areas, brand and brand awareness. The forms of consumption culture are rich and colorful. The mass media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and changes people's values and ways of life in minority areas.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机制研究”(14XMZ033)阶段性研究成果 内蒙古东部历史文化基地资助项目
【分类号】:C912.4
【正文快照】: 消费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已经广泛渗透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之中。从产生的过程分析,消费文化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密切联系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知道,传统的社会消费是由生产所决定的,生产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到了资本主义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埃亮;;论消费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机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张瑞倩;;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盖光,陈湘君;“解放想象力”:创造《聊斋》的“美学向度”[J];蒲松龄研究;2001年01期

2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孙薇;;时尚杂志消费主义倾向的符号学阐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程畅;;追寻设计行为的本质:无印良品设计理念对产品选材的影响[J];安徽建筑;2011年06期

6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7 左新荣;论健康消费的社会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梁丽;;广告的暴力及其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仇萍;;另眼看女性与消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赵睿;;浅论短信的艺术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毅;张京祥;;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陶韬;来嘉隆;;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夏文蓉;陈家华;陈芳怡;;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儿童消费行为分析[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殷晓蓉;;传播学思想的“激情”演进——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璐;;简述哈贝马斯科技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1期

2 刘源;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卫欢;;对传统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界定和理性辨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吴飞;;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电视体验报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庞绍堂;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再认识[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6 王铭铭;;东南与西南——寻找“学术区”之间的纽带[J];社会学研究;2008年04期

7 李春霞;彝民通过电视的仪式——对一个彝族村落“电视与生活”关系的民族志研究[J];思想战线;2005年05期

8 崔延虎;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王铭铭;传媒果代与社会人类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04期

10 彭婵;吕尚彬;;媒介接触行为与民俗文化变迁的相关性研究——以利川市土家族节庆民俗文化为个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平;加强面向现实的吉林省文化研究[J];新长征;2001年10期

2 孔令友;挖掘历史文化瑰宝 繁荣秦淮文化产业[J];求是;2004年06期

3 王舒;;“文明冲突”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J];理论探讨;2006年02期

4 郭成龙;;法律文化:一个概念的澄清[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王雅梅;;试析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对欧盟的重要意义[J];德国研究;2007年02期

6 张晓林;;和谐文化:先进文化的时代表达[J];前线;2007年06期

7 张晓林;;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J];学习论坛;2007年06期

8 沈乔;;太原解放战役的文化省思[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9 董连胜;;\裎幕肭嘀輀J];春秋;2011年01期

10 徐敬;和磊;;想象的建构与诗意的反叛——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学的大众文化意蕴[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风平;;区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李翠玉;文洪朝;;市场经济视角下的文化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杨福泉;;再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危机——以云南省为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俞岚;;浅论领导在工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浙江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作清;;黑龙江文化的发展、特点与创新[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6 张鑫;;黑龙江精神文化初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陈易洲;邹聪顺;;漳州文化特征浅析——兼谈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杨宜勇;董进修;;澳门文化产业前景与定位分析[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华;郑长兴;;研究所文化建设刍议[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九辑[C];2002年

10 张守智;;民博会——长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品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2 刘满衡;和谐社会对文化的诉求[N];深圳特区报;2005年

3 朱震晓;文化兴市战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N];安阳日报;2007年

4 范丽霞;在全市纪念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上的讲话[N];长治日报;2007年

5 张敬华;制订文化发展战略 推动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孟宪政;走湘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N];团结报;2006年

7 简雄;激发苏州文化发展活力[N];苏州日报;2007年

8 张先亮 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N];新疆日报(汉);2009年

9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闽都文化》写的序言 黄瑞霖;弘扬闽都文化 焕发首邑风采[N];福建日报;2009年

10 姜海如;谈气象文化建设的五个特征[N];中国气象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D];南开大学;1997年

4 王云芳;迁徒流变中的文化传统:境外鲁籍作家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6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逸宁;江南都市文化源流及先秦至六朝发展阶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斌兰;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及其对策[D];广西大学;2002年

2 付水晶;赫哲族鱼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袁明亮;论文化与司法职业的融合与提升[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刘佳;中英花卉词语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5 邓丽慧;文化视境下的明星图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缪小亮;新时期中国廉政文化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牛玉西;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志坚;酒熟语及其文化精神[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颜廷武;品牌文化的生成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广元;关于我国大学文化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73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73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9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