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傈僳族族内互动与民族意识的增强
本文关键词: 傈僳族 族内互动 民族意识 增强 出处:《萍乡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傈僳族是一个横跨中缅泰印四国国境而居的跨国民族。近年来,由于以云南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傈僳族发展促进会等为代表的各个傈僳族学会、研究会的成立,促进了国内外傈僳族群众之间的民间交流与互动。随着族内交流互动日趋频繁及民族精英的引领,傈僳族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具体表现在:缅甸傈僳民族发展党的成立,新族标的产生等。如何正确看待傈僳族民族意识的增强,是我们处理跨国民族问题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Abstract]:The Lisu nationality is a transnational ethnic group living across the border of China - Myanmar and Thailand . In recent years , the Lisu people ' s society ,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Lisu Nationality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Yunnan National Society , the Lisu Society of the Lisu Society of China ' s Ethnology Research Socie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Lisu , has been strengthened .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nd the leading of the national elites ,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Lisu ethnic group has been enhanced .
【作者单位】: 保山学院图书馆;
【基金】: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ZJ022)
【分类号】:D633;C95
【正文快照】: 一、国内外傈僳族族内互动及其动因探析(一)傈僳族互动表现国际傈僳族互动:迄今为止,中国傈僳族先后共10次约400余人次,以学会的名义和团体的形式到缅甸、泰国参加学术交流。缅甸、泰国傈僳族先后20次约240余人次,以学会的名义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12010年1月8日至11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敏浩;论民族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红秀;徐罗卿;;民族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平衡:少数民族政治发展方向试探[J];传承;2012年11期
2 郝亚明;;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3 李生;;少数民族地区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及致因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何生海;暴白云;;我国民族意识增强的因素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5期
5 王强;王瑜卿;秉浩;;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协调还是相对立?——民族理论前沿研究系列论文之六[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5期
6 龙晔生;;金炳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践行四十年[J];民族论坛;2014年06期
7 金炳镐;严庆;;论民族关系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合[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8 马成俊;关于撒拉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张建军;李乐;;论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的关系[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金炳镐;;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民族理论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黄毅;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超品;当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制度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巴特;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赵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及其导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谌湘蓉;中学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进行民族意识培养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饶旭鹏;多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樊晓红;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秦兰;网络环境下青年民族意识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7 彭洁;中学历史课程与民族意识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如海;南涧盖瓦洒彝族“哑巴会”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9 李旭东;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乔国存;深广两地西北穆斯林群体的民族交往心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本文编号:1448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4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