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支系“本人”的含义、人口分布及其形成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 “本人”含义 人口分布 形成与发展历史 出处:《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人"又称"佤"、"斯佤",是佤族的三大支系之一,主要分布在临沧市永德县、镇康县,德宏州梁河县,保山市腾冲县等,人口约4万人,约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10%。由于"本人"居住地相对靠近我国内地,佤族特点相对较少,所以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研究不多,许多领域仍然是空白。对"本人"的含义、人口分布和形成发展进行分析和展示,不仅有助于"本人"的历史研究,而且也必将对佤族历史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和全面展示发挥积极的作用。
[Abstract]:"I" also known as "WA", "Si WA", WA is one of the three branches, mainly distributed in Yongde County, Zhenkang County, Dehong County, Lianghe County, Baoshan City Tengchong County, population of about 40,000. It accounts for about 10% of the total WA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Because the "I" residence is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interior of our count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 nationality are relatively few, so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not studied it for a long time. Many fields are still blank. The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meaning of "m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not only helpful to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me". It will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further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display of WA history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云南省临沧市民族研究所;
【分类号】:C951
【正文快照】: 佤族是中国历史上居住在南方、西南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历史悠久的民族,学者一般认为他们源于中国古代的“百濮”族群。到明清之际,佤族经过不断迁徙,已经相对集中地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和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端以南的延展地带。这里山峦重叠,平坝很少,习惯上被称为阿佤山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毓骧;云南契丹后裔考说[J];思想战线;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坤新;;邓小平西藏民族问题思想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朱宗友,李贤聪,范国平;邓小平解决民族问题路径新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张淇;;建国以来党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张妍;张广才;;对黑龙江赫哲族文化认识与保护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6 唐莹莹;;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钱玉趾;;彝族祖先与三星堆先民的关系[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5期
8 赵鹏;;长城区域民族节庆体育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12期
9 罗雄岩;;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教学规律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昕;;浅析斯琴塔日哈蒙古族舞蹈教材的构建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仁厚;;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我国民族团结政策的恢复和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2 邱梅;;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政策的确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周坤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团结政策的反思[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4 张丹;;简论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团结政策的丰富和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5 李四龙;;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马克W,
本文编号:1452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5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