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拉铁摩尔理论的在华接受史——以民国报刊与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为例
本文关键词: 拉铁摩尔 边疆研究 接受史 民国时期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世界局势风云转变的时代,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当时国内对于欧文·拉铁摩尔学术与理念的认识逐渐开始深化,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在具体的关注点上有所变化,这一过程跟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与社会思潮的变动息息相关,也反映出拉铁摩尔在与当时中国学术界互动方面的某些不足。文章通过对民国时期相关报刊与文献的梳理和分析,重建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拉铁摩尔理论在华接受史的初步框架,重新确立边疆问题在近代中国学术界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the 1930s and 1940s were the times when the world situation was changing and the Chinese society was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At that time, the understanding of Irwin Latemore's learning and ideas began to deepen.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the specific concerns, this 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It also reflects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ttimore and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at that time. The article comb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newspapers and docum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20th century, the initial frame of Lattimore's theory of accepting history in China was reconstructed, and the status of frontier problem in moder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was re-established, and on this basis, a more in-depth interpretation was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校级自主科研项目“近代以来中国‘边疆’概念的范型与流变”(2015MDQN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0
【正文快照】: 一、关注中国问题的“边疆人”:拉铁摩尔作为一位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政治和学术界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的人生故事可谓波折而奇妙。[1]数十年的在华生活经历,尤其是在中国内陆边疆地区的考察和游历经历,使他对于中国问题有着极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剑;;20世纪上半叶的内亚研究与地缘政治——以民国时期国内对拉铁摩尔及其学说的介绍与评价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2 袁剑;;田野中的全球史与地方性——拉铁摩尔1929—1930年的中国东北之旅[J];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辉;卢沛兴;;欧文·拉铁摩尔的边疆“蓄水池”理论述评[J];东南学术;2015年04期
2 赵金辉;;清代蒙古地区区域构成与演变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胡阿祥;;关于三国两晋南朝时期政治地理的若干思考[J];历史地理;2015年00期
4 何畏;;蜀汉^步刀级叫驴糩J];历史地理;2015年00期
5 何畏;;政治因素对区域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基于汉晋南中的讨论[J];昆明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6 王铭铭;孙静;;文明的宇宙观形态:方位、季节与他性[J];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03期
7 沙勇;;传统边疆治理理论相关问题的思考——基于明朝治理北部边疆及其与蒙古关系的反思[J];求索;2014年08期
8 黄可佳;;从亚洲内陆边疆到中间圈——中国边疆研究视角的变化[J];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9 袁剑;;从批判拒斥到重新“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拉铁摩尔及其著述的关注与互动[J];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10 周书灿;;战国南阳地名考辨——兼论秦南阳郡之建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烨;中国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佳;金代行政路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全崴;唐代地理岳渎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刘建军;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及其空间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5 吕京庆;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杨申茂;明长城宣府镇军事聚落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7 晏波;近代甘肃东南地区政治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赵炳清;楚国疆域变迁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易德生;商周青铜矿料开发及其与商周文明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忠明;明代河西走廊的民族构成及其发展变化[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姗姗;闽南卫所宗教文化与旅游发展探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黑文凯;唐后期回鹘迁徙与民族融合若干问题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4 王婕;唐代雁门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闫婷婷;晚清四川州县官群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马月;王符边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姚磊;先秦戎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郭水菊;唐代凉州都督府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张寒;在冲撞与和谐之间[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夏然;明代山海关地区军事防御体系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元生;学者、政客与“间谍”:拉铁摩尔(1900-1989)[J];民国档案;1994年02期
2 戴逸;;清代黑龙江将军与东北边疆治理[J];东北史地;2012年03期
3 张世明;;拉铁摩尔及其相互边疆理论[J];史林;2011年06期
4 张友庭;;民族与历史——读拉铁摩尔和他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5 魏长洪,陈香苓;中亚界定研究概述[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高士俊;拉铁摩尔小传[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01期
7 黄达远;;边疆、民族与国家:对拉铁摩尔“中国边疆观”的思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4期
8 许建英;;拉铁摩尔对中国新疆的考察与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4期
9 袁剑;;“内陆亚洲”视野下的大边疆:拉铁摩尔的实践路径——基于一些相关作品的阅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黄达远;;在古道上发现历史:拉铁摩尔的新疆史观述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剑;;20世纪上半叶的内亚研究与地缘政治——以民国时期国内对拉铁摩尔及其学说的介绍与评价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2 杨洪远;;从欧文·拉铁摩尔到王明珂:解读中国边疆研究的另一个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6期
3 宋培军;;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李宏伟;佟训舟;;拉铁摩尔的“中国情结”[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德全英;;长城的团结:草原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历史法理——拉铁摩尔中国边疆理论评述[J];西域研究;2013年01期
6 林赛水(Lindsay Waters);中国与美国的内边疆[J];读书;2005年04期
7 李晔;;欧文·拉铁摩尔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中国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01期
8 韩毓海;;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J];文化纵横;2011年04期
9 张星星;;“《美亚》小组”延安行[J];共产党人;2007年16期
10 王欣;;中国边疆学构建面临的几点理论挑战——以拉铁摩尔、狄宇宙和濮德培为例[J];思想战线;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泽琳;;读书[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故垒;拉铁摩尔:见证中美数十年风云[N];中华新闻报;2006年
2 袁剑;边缘社会的外国眼: 拉铁摩尔及其中国边疆民族理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袁剑;长城的意义指向及其所体现的边疆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宏伟;欧文·拉铁摩尔的边疆学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晔;试评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史天亮;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探析[D];新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3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5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