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 民族关系 和谐 调查 评价 出处:《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分布最多的省份,团结友爱、互惠共生、共同发展始终是云南各民族间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云南省不断创新民族工作思路和方法,创造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云南经验"、"云南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在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推动下,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示范区"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并产生了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的内生驱动力。各民族成员是"示范区"建设的参与主体,基于他们的主观认知和评价视角的实证分析表明,云南各民族成员在主观上认同了云南当前民族关系的和谐现状,以开放、包容、互信的态度和行动积极参与到民族间的交流,并且对云南和谐民族关系作出了积极评价。
[Abstract]:Yunnan is China's national species distribution of most provinces, solidarity, mutual and common development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stream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Yunnan ethnic relations development. Yunnan province national innovation ideas and methods to create national unity and stability in border areas of the "Yunnan experience", "Yunnan model", highly appreciated by the community the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in border areas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area of progress of national unity,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and the "demonstration zone" construction formed a benign interac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Yunna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ethnic relations. Members of all ethnic groups is "participation in demonstration zone construct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ubjective 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ethnic identity, members of the Yunnan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unnan to subjective, open, inclusive, attitude and trust The action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inter ethnic exchanges and made a positive evaluation of the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in Yunna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桥头堡战略实施的重要省份。云南5000人以上人口的民族有26个,其中世居民族16个。2010年末,全省总人口约46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数的33.37%[1](P23)。长期以来,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大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宝璋,马运法;平顶山市现阶段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统战;2000年05期
2 王希恩;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3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J];攀登;2005年06期
4 吴群;;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关桂霞;;构建青海和谐民族关系的调研报告[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吕永红;刘闽;高永辉;;社会资本在民族关系调适过程中的功能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于海泉;;关于民族关系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贾东海;米娟婷;;新世纪西部边疆民族宗教问题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影响——以新疆为例分析[J];社科纵横;2007年02期
9 朱晓玲;;对外贸易对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J];社科纵横;2007年06期
10 布林;;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在世界民族关系中的示范作用[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丁汝俊;敏生兰;;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4 刘万庆;;中国都市多民族化及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5 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和谐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崔成男;尹金山;方昌国;;西部大开发:解决民族关系深层问题的有效途径[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佳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陈延斌;;论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民族团结繁荣[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婷轩;中华民族自觉进程中的关键一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许世昌 张修建;菏泽市政协着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N];联合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忠洪 通讯员 石凌广 杨志军;17.2万各族群众就是一家人[N];桂林日报;2008年
4 整理 王甜;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记者 张雪飞;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N];云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吕宁丰 实习生 蔡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N];南京日报;2006年
7 记者 齐展;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促进民族关系 宗教关系和谐发展[N];辽源日报;2010年
8 记者 马敏;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N];华兴时报;2010年
9 李愿 李晓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N];陕西日报;2006年
10 平乐 据广州市民宗局提供的资料整理;广州:“一统三分”协调民族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马仲荣;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徐畅江;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D];云南大学;2013年
5 张媚玲;中国西南边疆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贾毅;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郑生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王利花;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张婷;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卫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吴敏;深圳特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其力木格;扎赉特旗蒙古族汉族通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吉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贾灵充;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民族工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65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6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