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云南民族拜认干亲习俗与族际共享阈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18 10:26

  本文选题:拜认干亲 切入点:共生结构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拜认干亲是云南各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亲戚关系。尽管其在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却有共同之处:即以多重社会关系形式弥合族际边界,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依存与共生关系,成为维护地方社会秩序平稳运行的非官方基础;这种发轫于民间并深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族际互助传统,既是各民族对当地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自然选择和主动适应的结果,同时也是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融洽自发调节的有效手段。当今,在我国努力营建和睦团结民族关系的链条中,深入了解和重新发掘族际关系过程中的多重社会关系,既是对民间资源的一种合理选择和应用,又可为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一种理性的视阈和方法。
[Abstract]:Baiyonggan is a special kind of kinship that exists widely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n Yunnan. Although it has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it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that is, to bridge the ethnic boundary with multiple social relations. The promotion of understanding, interdependence and symbiotic relations among peoples has become an unofficial basis for maintaining the smooth functioning of local social order; this tradition of inter-ethnic solidarity,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people and is deeply embedded in daily life, This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natural selection and active adaptation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to the local natural ecology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but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of spontaneous adjustment of harmonious national relations in multi-ethnic areas. In the chain of our country's efforts to build harmonious and United national relations, it is a reasonable choice and application of folk resources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rediscover the multiple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ethnic relations. It can also provide a rational perspective and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national relation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 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研究”(编号:ZD201211)阶段成果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赣丽;;民族和谐共生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对广西龙脊地区的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2 霍俊瑞;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J];前沿;1999年12期

3 邬剑;我国民族关系的由来与发展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3期

4 沈其荣;论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J];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5 杨建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J];西北史地;1996年01期

6 马明武;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J];创造;1997年03期

7 许丽萍;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J];前沿;1998年05期

8 Ю·В·勃罗姆列伊;赵龙庚;;完善苏联的民族关系[J];世界民族;1987年02期

9 杜幼德;;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初级阶段民族关系中的基本矛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马金龙;马建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族际关系研究——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个案[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2 刘万庆;;中国都市多民族化及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3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和谐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在世界民族关系中的示范作用[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丁汝俊;敏生兰;;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宗礼;;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思考——西部民族关系视角[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7 张佳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宗礼;;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思考——西部民族关系视角[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鸿;;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之恒;;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婷轩;中华民族自觉进程中的关键一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N];光明日报;2009年

3 民讯;国家民委发布关于做好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的意见[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李愿 李晓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N];陕西日报;2006年

5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 迪木拉提;促进新疆各民族和谐发展[N];新疆日报(汉);2007年

6 本报记者 赵忠洪 通讯员 石凌广 杨志军;17.2万各族群众就是一家人[N];桂林日报;2008年

7 铁木尔(作者为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民族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侯聚萍 侯志华;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中南民族大学 常一青;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10 中南民族大学 巴玉玺;不断深化对和谐民族关系价值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媚玲;中国西南边疆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郑生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仲荣;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杨忠国;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贾毅;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陈振国;和合生一:文化融合造就一体的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其力木格;扎赉特旗蒙古族汉族通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卫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利花;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张婷;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何晓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张思民;防止我国民族冲突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亚;贵州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东兴;新时期民族地区藏汉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贾灵充;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民族工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29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29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