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吉碑》纪年及其记录的“十姓回鹘”
本文选题:突厥鲁尼文 切入点:回鹘汗国 出处:《西域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苏吉碑》,属于突厥鲁尼文碑刻中的墓志铭。该碑第1行开头部分,学界公认读作uyγur"回鹘"。但根据图版,uyγur之前有W N二字,此处实应读作on uyγur"十姓回鹘"。《苏吉碑》应属于回鹘碑文,纪年大约在8世纪60年代中期至9世纪初。《苏吉碑》墓主虽自称黠戛斯之子,但并不属于击溃回鹘汗国的黠戛斯征服者,而是具有黠戛斯背景的回鹘汗国人。十姓回鹘当指漠北时期回鹘汗国的核心部族回鹘部。
[Abstract]:Suji Monument, a epitaph in the Turkic Rooney inscription. The first part of the first line of the tablet is widely read as Uy 纬 ur "Uighur." but according to the map plate, there are two characters, WN, before Uy 纬 ur. It should be read on Uy 纬 ur "Ten Uighurs". The Suji tablet belongs to the Uyghur inscription, which dates from the middle of 760s to early 9th century. The owner of the tomb calls himself the son of Cleagus. But it is not the conqueror of the Uyghur khanate, but the Uyghur khanate with the Clewoga background. Ten Uighurs are the core tribe of Uygur khanate in the Northern desert period.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
【基金】:笔者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漠北草原历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2XMZ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哈密顿 ,耿升;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续)[J];敦煌学辑刊;1984年01期
2 李树辉;回纥的构成及其发展(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四[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李树辉;回纥的构成及其发展(下)——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四[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洪勇明;;古代突厥文 《苏吉碑》新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辉;《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评介[J];敦煌学辑刊;2004年01期
2 劳心;从敦煌文献看9世纪后的西州——兼论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木杵文书年代和沙州回鹘的兴衰[J];敦煌研究;2002年01期
3 周银霞,杨富学;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古代历法[J];敦煌研究;2004年06期
4 李树辉;;“阴阳·五行·十二兽相配纪年法”非吐蕃所创[J];敦煌研究;2006年01期
5 王洁;;两汉至唐黠戛斯活动区域史料辨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王洁;;黠戛斯文化管窥[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肖爱民;;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羊的繁殖技术初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8 高嵩;;论中亚史上的“回回现象”[J];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04期
9 李树辉;;葛逻禄新论[J];龟兹学研究;2006年00期
10 肖爱民;;试析突厥汗位的继承制度——以前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和后突厥汗国为中心[J];北方文物;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包海青;;草原文化中的天崇拜文化传统与族源传说——蒙古族族源传说起源探讨[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2 李树辉;;葛逻禄新论[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3 杨森;杨诚;;敦煌文献所见于阗玉石之东输[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4 朱振宏;;阿史那摸末墓志笺证考释[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邱轶皓;蒙古帝国的权力结构(13-14世纪)[D];复旦大学;2011年
5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6 长山;满蒙书面语词汇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从敦煌出土回鹘文佛教文献看汉语对回鹘文佛典语言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7年
9 斯仁巴图;鄂温克语和蒙古语语音及名词语法范畴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包文胜;铁勒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轩;回鹘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11年
2 阿曼古丽;《福乐智慧》中宗教词语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谷训涛;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斯哈娃特;罗布人族源及其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艾力·阿布拉;《弥勒会见记》之中的对偶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志龙;突骑施汗国的兴衰及其与周边政治势力的关系演变[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爽;黠戛斯与唐朝的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周凤英;《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词源词典》中17个汉语借词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青分;铁勒拔野古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张健;试论《突厥语大词典》的史料价值[D];兰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哈密顿 ,耿升;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续)[J];敦煌学辑刊;1984年01期
2 李树辉;乌古斯部族诸部落史迹考(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三[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薛宗正;黠戛斯的崛兴[J];民族研究;1996年01期
4 胡振华;;黠戛斯文献语言的特点[J];民族语文;1992年06期
5 张国杰;摩尼教与回鹘[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洁;杨富学;;突厥碑铭所见黠戛斯与突厥、回鹘关系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1期
2 高荣盛;乌介可汗“走依和解室韦”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3 薛宗正;北回鹘汗国末世政治史考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4 王伟;李文博;;乌孜别克族乃蛮部落的起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林欢;;乌介可汗在会昌的历史活动及失败根源探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钱伯泉;龟兹回鹘国始末[J];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02期
7 李军;;关于晚唐西州回鹘的几个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龚强;;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十五)——谱写英雄史诗的柯尔克孜族(一)[J];黑龙江史志;2007年03期
9 丁载勋;回鹘汗国灭亡原因新探[J];文史哲;2001年06期
10 ;民族知识——维吾尔族[J];民族论坛;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富学;;回鹘印度历史文化关系研究[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牛锐;新疆石人[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潘瑞国;万方乐奏有于阗[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黄适远;柯尔克孜族女性的乐器——奥孜库木孜[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曹勇;匈牙利人“东方的根”在肃南?[N];西部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爽;黠戛斯与唐朝的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2 甘长新;贡赐体系下的黠戛斯与唐朝关系[D];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阿丽亚·阿布都拉;牟羽可汗改宗摩尼教与回鹘汗国的灭亡[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4 尼扎吉·喀迪尔;粟特人对鄂尔浑回鹘(回纥)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32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329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