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本文选题:鄂西地区 + 土家族文化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摘要】: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是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响应,文章分析了鄂西地区土家族文化所具有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按照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和文化符号创造的性质,论证了其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和文化符号的提炼,进而论述了其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Abstract]: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 is a national strategy to shape the national image and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going out" of minority culture in western Hubei i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going out"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human values of Tujia culture in western Hubei.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content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symbol cre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content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symbol refining of its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way of its culture "going out".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安顺学院旅游系;
【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2013-GM-09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琼;;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生育习俗——基于两个传统土家村寨的田野调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年17期
3 彭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思路——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杨洁篪;;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J];求是;2011年04期
5 陈锋;邢树森;;上海世博会文化会展活动的思考和建议[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春阳;;张大千之文化资源符号化与文化产业研究[J];求索;2012年11期
7 萧盈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黄海;;试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年06期
9 杨盛龙;对土家族精神内涵的潜心探讨——评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宋奕;;“世界文化遗产”40年:由“物”到“人”再到“整合”的轨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黎昀;;试论河南省文化会展业的发展[J];今传媒;2012年04期
2 朱贻庭;;守护文化其“神”[J];道德与文明;2011年03期
3 肖群忠;;“国粹”与“国魂”——弘扬中华伦理价值 重铸民族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1年03期
4 杜振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5 戴茂堂;;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6 曾建平;;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关键[J];道德与文明;2011年06期
7 张振华;;文化的理性与自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08期
8 沈雅梅;;对西方媒体热议“中国形象”的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9 张海冰;;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外交[J];国际展望;2011年04期
10 杨欢;吴殿廷;王三三;;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阶段性及其策略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卓骏;黄颖锐;;新形势下“走出去”内涵的再探索[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2 周培源;;对内沟通与对外防御:中国公共外交新思考[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剑;社会资本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魏来;中国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龚正华;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朱晨静;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徐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周厚虎;中美软实力战略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10 聂国林;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锴;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的文化选择[D];西南大学;2011年
2 夏浩芳;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游客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单书波;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国世博外交[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翊玲;提升我国博物馆对外展览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咎莹莹;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段慧冉;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强东妮;中国公共外交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罗正云;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培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9 金瑾;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10 林剑贞;浅析公共外交在突发事件中的运用[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雷;;关于党和国家形象对外表述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张志刚;;共建和谐世界的中国文化资源——我国前辈学者探索成果评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沈望舒;北京:发展文化会展业的核心优势[J];北京观察;2004年08期
5 傅于川;;关于文化概念的哲学反思[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张书卿;;法国政府对出版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与作为[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01期
7 朱京玮;;“走出去”又添数字平台——“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站开通[J];出版广角;2007年04期
8 李红强;;文化价值观与出版业“走出去”[J];出版广角;2008年04期
9 叶小青;;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10 邓显超;;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创新[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玫;[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肖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叶金生;[N];光明日报;2001年
4 ;[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郭丽君;[N];光明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夏斐;[N];杭州日报;2010年
7 ;[N];人民日报;2005年
8 郑园园;[N];人民日报;2005年
9 ;[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李新民;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玉胜;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兰芳;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晓明;马克思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肖芸;论旅游与跨文化交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丽;试论旅游活动中的人际传播[D];河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湘锋;鄂西民族研究的新收获——写在《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出版之际[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陈湘锋;w良易宓拇翱讴ぉば丛凇抖魇┲菝褡逖芯看允椤烦霭嬷蔥J];中国民族;2001年12期
3 吴旭;论清代鄂西土家族食物获取方式的变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毛丽萍;光彩闪耀荆楚大地[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向海远 秦再政 闫礼成;打好服务牌[N];中国工商报;2001年
,本文编号:1786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8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