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
本文选题:《徐霞客游记》 +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 参考:《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包括广西、云南两省(区)在内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徐霞客停留时间较长、文字记录颇为详实的地区,《徐霞客游记》记载了两地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其中包括少数民族民居、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饮食等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在发展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在当前文化变革时代,要传承和创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民族文化产业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区)服务。
[Abstract]: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including Guangxi and Yunnan provinces (regions), are areas where Xu Xiake has been staying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written records are quite detailed. The Journey of Xu Xiake records the rich minority culture of the two places. These include the quintess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such as minority houses, costumes and diet.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and environment, these minority cultures are facing many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era of cultural change, we should inherit and innovate the minority culture i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characteristic culture with national culture industry, and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strong province (region) of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研究”(12XMZ057)
【分类号】:G122;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惕之;徐霞客滇游与云南少数民族[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2 张介文;徐霞客在广西和他的《徐霞客游记》[J];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04期
3 麻国庆;;现代日本人类学的转型和发展[J];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4 覃彩銮;壮族干栏装饰艺术[J];民族艺术;1998年02期
5 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J];学术月刊;2000年02期
6 尉富国;从《徐霞客游记》看明末广西饮食、服饰、居住民俗[J];广西地方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振忠;;18世纪东亚海域国际交流中的风俗记录——兼论日、朝对盛清时代中国的重新定位及其社会反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张立驰;程立中;;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徐臣攀;安鲁;;《徐霞客游记》中的广西饮食文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6 邓祥征;姜群鸥;战金艳;;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7 程民治;论“科学美也是难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卢晓晖;舒群;;中国艺术之态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孙囡;;从符号学角度解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路善全;阿Q与方鸿渐人物形象阐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顾学帅;;徐霞客的人格美特征[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袁春艳;;我国新农村建设下的民族教育立法思考[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5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6 杜汝霖;;浅谈中国赏石文化的历史[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7 刘瑞升;;试论丁文江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研究的贡献[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8 时平;;关于中国海洋军事文化基本内涵的探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董丽云;;悠游之丛林——海德格尔与艾柯阐释观比较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肖莉;;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健;X小学教师文化现象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婷婷;禾中之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陈海丽;中国饮食在越南的传承与嬗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高颂;隋唐“蛊”现象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郝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于永淼;文字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贺传熙;产品设计及使用过程中认知摩擦的成因要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刘宁;文化符号学关照下的跨文化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尹绍亭;试论云南民族地理[J];地理研究;1989年01期
2 杨载田,熊绍华;从《徐霞客游记》看明末南方的社会经济生活——纪念徐霞客逝世350周年[J];地理研究;1992年01期
3 杨载田,钟顺清;从《徐霞客游记》看西南民族地区“衣食住行”民俗[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周星;殖民主义与日本民族学[J];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汇;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J];学科教育;1995年08期
2 ;哪些书代表中国文化[J];安徽税务;1994年04期
3 ;代表我国文化的四十种书[J];四川统一战线;1997年05期
4 柴金成;哪些书能代表中国文化?[J];农村科技开发;1994年0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宝根;;浅谈全社会都来弘扬霞客精神[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陶宗翰;;江阴故园情[A];徐霞客研究(第18辑)[C];2009年
3 施光华;;论徐霞客的尚德务实开拓创新精神[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4 邹鹏辉;;弘扬徐霞客精神是建设“幸福江阴”的永续动力[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何不共享名人资源[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潘家萍 袁f^;古城宁海传统文化在延续[N];人民日报;2010年
3 郑英;霞客文化“霞印”天下[N];江阴日报;2009年
4 潘家萍;风物长宜放眼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胡孟祥;“苦旅文化”浅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勾六零;倾力打造洱海保护绿色屏障[N];大理日报(汉);2010年
7 宁海记者站 陈勇 周武军;开游文化提升宁海旅游品牌[N];宁波日报;2010年
8 记者 沙默;觅人文资源 显文化品牌[N];温州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791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9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