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相互嵌入:民族社区环境建设的新方向

发布时间:2018-04-23 14:52

  本文选题:相互嵌入 + 民族社区 ; 参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01期


【摘要】:相互嵌入是不同社会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中的相互接纳、吸收和依赖并形成共同体的过程,是对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的动态把握,成为民族社区建设发展新的方向。通过主导型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混合型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类型划分,利用结构互嵌、经济互嵌、关系互嵌、文化互嵌的维度分析,可以对建设相互嵌入的民族社区环境进行初步的探讨。
[Abstract]:Mutual embeddedness is the process of mutual acceptance, absorption, dependence and community formation of different social subjects (includi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in social interaction. It is a dynamic grasp of China's ethnic relations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leading urban communities, rural communities and mixed urban communities, farmers The type division of village community, the use of structure interlay, economic interlay, relationship interlay, and cultural interlay dimension analysis, we can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environment embedded in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稳定发展对策研究”(13JZD027)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开发利用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调研报告”(13AZD056)阶段性成果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鄂西北散杂居回族发展研究”(CSQ1303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连华;;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李吉和;;现代城市民族社区功能探析──以武汉市回族社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王文棣;委华;;激励机制在民族社区管理中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4 蒋连华;;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思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王建兵;王文棣;;西部民族贫困社区生活状况分析——东乡族、撒拉族和回族民族社区的实证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6 王文棣;徐黎丽;;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状况调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张娟;;民族社区文化发展的功能分析与路径思考——以伊吾下马崖“清泉节”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8 王文棣;;对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战略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9 谭瑾;王晓艳;;空间置换下的民族社区重塑——基于云南省福贡县知子罗村的田野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赵巧艳;;民族社区分类与包容性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取向[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肖锋;;浅议民族社区文化[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2 高玮斋;;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社区文化[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肖芒;;都市中民族社区的价值——以昆明回族社区为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和钟华;;民族社区发展项目中社会性别问题的几点思考[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和钟华;;民族社区发展项目中社会性别问题的几点思考[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柏贵喜;;都市回族社区及其对回汉族关系的影响——关于武汉市的个案研究[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7 柏贵喜;;都市回族社区及其对回汉族关系的影响——关于武汉市的个案研究[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8 伍琼华;;生态文化与民族社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建构[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庆华 本报记者 陈登科;汪家园:从城中村到民族社区的华丽转身[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济南市民族宗教局局长 杨学英;济南市“三位一体”建设和谐民族社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记者 赵忠洪;民族社区就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家”[N];桂林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孙文振;民族社区办起民族饮食文化节[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王洁钢(作者单位:广西社科院社会学所);“民族社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N];广西日报;2001年

6 卢维伟;49个少数民族聚居厦门[N];厦门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志静;济宁市构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格局[N];联合日报;2010年

8 记者 赵忠洪;成为我市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N];桂林日报;2009年

9 安民;西安:密切“三个关系”增合力[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原思明;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给力中原文化与经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乃柱;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兰州大学;2013年

2 王文棣;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正江;新疆城市民族商业社区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西;社会建设视阈下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佳琦;都市民族社区发展的经验与困境[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3 张蓝鹤;城市多民族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4 李艳雯;多民族社区的族际交往[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5 姚宇;城镇化进程中多民族社区融入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3年

6 蒋敬;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乡土特征影响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屈兰;民俗旅游与土族民族社区变迁[D];兰州大学;2011年

8 委华;河西民族社区协调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单昕;城市多民族社区居住格局变迁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杨巍;新疆传统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2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92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