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保东斋”仪式符号象征及其发生学研究
本文选题:“保东斋”仪式 + “巴岱”信仰 ; 参考:《宗教学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苗族"保东斋"仪式是苗族传统驱赶仪式受到汉文化男权意识形态影响后而形成的一个变体。它是驱逐与净化的仪式,仪式中的诸多符号被赋予特别的象征意义,"魔力"附着其上,目的在于驱逐那些邪魅的灾害性力量,以获得村寨的洁净、安全与欢乐。苗族"保东斋"仪式的发生根基于苗族古老的灵魂观念和巫术思维,在历史过程中受到汉文化影响,使其仪式过程呈现出一种"意识形态的"阈限期的仪式特征。
[Abstract]:Baodongzhai ceremony of Miao nationality is a variant formed by the influence of patriarchal ideology of Han culture on the traditional expulsion ceremony of Miao nationality. It is a ritual of banishment and purification, in which many symbols are endowed with special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 "magic" is attached to it with the aim of expelling the disastrous power of evil spirit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leanliness, safety and joy of the village. The occurrence of the ceremony of Baodongzhai of Miao nationality is based on the ancient soul concept and witchcraft thought of Miao nationality, and is influenced by the Han cultur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which makes the ritual process present a kind of "ideological" threshold period of ritu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基金】:笔者所主持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苗族‘巴岱’信仰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代号:2011BZJ029
【分类号】:B920;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和双,李金莲;从时间、场合、对象看云南少数民族的性禁忌[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郑英杰;湘西文化生态及其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胡晨;胡炳章;;文化涵化与民族关系——湘西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之四[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汪晓云;;仪式及其象征的发生学研究:以酒神祭祀仪式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5 陆群;;腊尔山苗族“巴岱”原始宗教“中心表现形态”的分径与混融[J];宗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5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6 李遥;;桐城六尺巷传说的人类文化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王志清;;“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描与阐释——论江帆持续性追踪研究故事讲述者的启示意义[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张习涛;何新;;沈从文的幽暗意识与文学书写[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徐颖;;认同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任晓;;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航行;王旭瑞;;陕西网络媒体发展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郭彦朋;李思遥;;探析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韩瑞霞;;互联网对拉斯维尔5W模式的冲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常宏;;作为认知模式的草原文化理论及其在文化产业中的整合作用[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8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马燕;;清真饮食文化中的美学意蕴[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10 马漓,
本文编号:1843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4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