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毛南族“招郎入赘”婚姻习俗探析
本文选题:贵州毛南族 + “招郎入赘”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摘要】: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由于历史条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贵州毛南族广泛存在的"招郎入赘"婚,既有它特有的婚姻形态、存在的原因,又有现实的民族学价值。
[Abstract]:Marriage is the most basic system and activity to maintain human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continuity. Due to historical conditions,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have different marriage customs. The widespread marriage of Maonan nationality in Guizhou has its own marriage form, the reason of its existence, and the practical ethnology value.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分类号】:K89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学华;;贵州毛南族节庆文化的特色及其价值[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亚慧;;独生子女家庭的资源稀缺性与婚姻形式[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云霞;;当代中国农村招婿婚姻研究述评[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尹旦萍;;社会变革与农村婚居模式的新变化——以湖北J村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歌雅;;社会性别与招赘婚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巫锡炜;郭志刚;;我国从妻居的时空分布——基于“五普”数据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年02期
6 李树茁;陈盈晖;杜海峰;;中国的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框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刘利鸽;靳小怡;姜全保;李树茁;;明清时期男性失婚问题及其治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曹昭;变迁社会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3 沈奕斐;个体化与家庭结构关系的重构[D];复旦大学;2010年
4 栗志强;农村男方婚姻支付:性别比失衡背景下的农民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秋慧;仫佬族家庭中的妇女权利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姜爱;鹤峰屏山土家族招赘婚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3 李素娟;壮族赘婚初探[D];重庆大学;2011年
4 李珍连;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子女性别偏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荣;江村婚姻模式与家庭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蒋远鸾;花蓝瑶赘婚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张彦飞;村庄治理与社会资本培育[D];浙江大学;2008年
8 陈海燕;法律与道德的冲突[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钟佛梅;基层法院离婚判决书研究(1978-2008)[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韦艳秋;壮族村落婚姻形式的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剑忠;;节庆的文化功能与现实隐忧[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嫘娜;;日本古代“妻UOい婚”详解[J];武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鲁美艳;;从土家语的亲属称谓看土家族的婚姻形态[J];语文学刊;2011年17期
3 张铭远;歌圩与壮族婚姻[J];学术论坛;1986年03期
4 苏冰;;先秦时代的成婚礼俗[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刁统菊;郭海红;;日本民俗学姻亲关系研究述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黄彩薇;;浅析“哭嫁”婚俗的起源与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7 朱淑君;;三月三——中国的情人节的倡导与考释[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秋浦;把原始社会的研究推进一步——《鄂伦春社会的发展》序言[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5期
9 冈虎;伏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源[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10 毛佑全;;一曲母系氏族崩溃的挽歌——哈尼族“器嫁歌”[J];阵地与熔炉;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淑君;;三月三,中国情人节溯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罗正国;泸沽湖——带着原始遗风踏上“申遗”路[N];凉山日报(汉);2006年
2 州社科联 戴刚;试论康巴文化与建立康巴学研究[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淳;满族婚姻习俗的变迁[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91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9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