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传统生计的当代变迁与目标走向
本文选题:侗族 + 传统生计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侗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稻鱼鸭林"是其传统农耕生计方式,涵及"以粮为主"、"稻鱼鸭共生"、"林粮兼营"等生计特征,兼及复合性和内聚型的性质,这一生计方式随着解放后国家权力在侗族乡村社会的有效进入并附以外来文化要素的渗透,已呈现出基本型、发展型(兼业性)、缺失型以及其他类型的多样性变迁,这种变迁昭示着侗族和侗族地区现代生计的目标走向应该是多元性的可持续发展生计,发展的内涵应该是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
[Abstract]:Dong nationality is a traditional farming nation, "rice, fish, duck forest" is its traditional farming and livelihood way, including "mainly grain", "rice fish and duck symbiosis", "forest and grain management" and so on. With the effective entry of state power in the rural society of Dong nationality after liberation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foreign cultural elements, this way of calculation has presented a variety of changes, such as basic type, developmental type (concurrent industry, missing type and other types). This kind of change indicates that the goal of modern livelihood in Dong nationality and Dong nationality area should be plurali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velihood and the connotation of development should be ecological economy and green industry.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人口文化”(项目编号:10XRK001) 贵州省2010年社科规划项目“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GZZB00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庭硕;侗族生态智慧与技能漫谈[J];大自然;2004年01期
2 罗康隆;;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J];思想战线;2009年02期
3 黄正宇;暨爱民;;国家权力与民族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以湖南通道县阳烂村侗族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陈兴龙;陈松;;萨朗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母亲文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邓峰;;论公司的出资形式和出资监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李朝林;论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战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徐谷波;;教师薪酬制度设计中人力资本因素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周忠华;;实践教学:学业和就业(创业)的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朱永虹;邵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策略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李刚;何冬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效益分析——以蚌埠市与芜湖市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余;;论县域经济发展中人才主体的培育和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晋佳;陈晔;赵帅斌;;违章建筑与农民行为——基于斯科特和波普金的理论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陈薇;;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学——关于整体的哲学[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4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5 樊浩;;耻感的道德哲学意义[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伍雄武;;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各民族的凝聚[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柳智毅;;澳门高层次人才的开发与梯队培养[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9 涂道勇;李世聪;唐莺;;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张艳;;安徽省六安市张集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二重性——探讨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下的民主建设意义[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强;山东省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波;民办中小学课外补习机构的质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彩娟;引入监管变量的上市高新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罗旭虹;论大学决策权力运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庭硕;侗族生态智慧与技能漫谈[J];大自然;2004年01期
2 罗康智;;论侗族稻田养鱼传统的生态价值——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杨庭硕;杨成;;侗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维护[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吕永锋;侗族传统林业经营方式的文化逻辑探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罗康隆;杨庭硕;;传统稻作农业在稳定中国南方淡水资源的价值[J];农业考古;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钧;城市低保制度、可持续生计与资产建设[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黄常君;;青山绿水侗人家[J];当代广西;2005年05期
3 梁旋云;;侗乡笙歌庆新春[J];当代广西;2005年05期
4 杨涛;李向阳;;工程建设被征地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J];人民黄河;2006年05期
5 杨涛;杨建设;;农村非自愿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李盈;;省侗学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在筑举行[J];当代贵州;2010年01期
7 李忠鹏;;四川水电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建构[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6期
8 李光龙;;台湾春燕侗乡行[J];两岸关系;2008年05期
9 石佳能;;建立湘黔桂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若干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7期
10 严登才;施国庆;伊庆山;;水库建设对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及重建路径[J];水利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瞿大喜 潘艳;省侗学会举行新春座谈会[N];贵州民族报;2007年
2 中共从江县委 县人民政府 供稿;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N];贵州民族报;2006年
3 记者 肖军 通讯员 李代群 张家流 杨仁广;新晃侗族自治县喜庆五十华诞[N];湖南日报;2006年
4 杨箫羽;从江: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唐钧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脱贫需“政策组合拳”[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邓敏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关于创办苗族和侗族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的建议[N];贵州民族报;2007年
7 周芙蓉;贵州黎平开设侗族文化特长班[N];西部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覃敏笑 刘兴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推动民族宗教工作上新台阶[N];贵州民族报;2008年
9 石佐宏;黎平县全面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N];贵州民族报;2007年
10 记者 刘洋;直击精彩[N];恩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海寿;当代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玮;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分析[D];南昌大学;2012年
2 李林;XX新区民和村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16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01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