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回商群体认同的建构与表达
本文选题:临潭 + 回商 ; 参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在经济人类学的知识谱系中,人类经济行为与特定的群体文化观念紧密相连,即经济行为受不同价值伦理的塑造,同时,它又透过经济行为对群体认同的建构与表达产生作用。在商业实践中,甘肃临潭回商与藏、汉等民族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其经济行为成为多方互动中建构和表达群体认同的重要媒介之一。
[Abstract]:In the knowledge genealogy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human economic behavi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concept of group culture, that is, economic behavior is shaped by different values and ethics, at the same time, it exerts an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group identity through economic behavior. In the commercial practice, Lintan Hui business in Gansu and Tibetan, Han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formed a close interaction, its economic behavior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dia to construct and express the group identity in the multi-party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志娟;族群认同与民族的界定——以回族为例[J];回族研究;2000年04期
2 胡云生;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J];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林;;禹羌文化·族群意识·遗产资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洪九来;;在场与追忆——《东方杂志》建构“辛亥革命”话语的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4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曾纳;;囚禁的枷锁还是放飞的自由——论托妮·莫里森《天堂》中的记忆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叶展;;从集体记忆的角度解读《六月庆典》中的父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7 陈华;潘浪;;当代古巴华侨的家国观与文化观——基于黄宝世书信的解读[J];八桂侨刊;2011年03期
8 李金发;;浅议彝族宗教文献《指路经》的文化内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潘海波;;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以西宁市城北区廿里铺镇莫家泉湾村为例[J];才智;2011年12期
10 刘良;;建国记忆与政党认同:关系及其限度[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3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丽丽;李自成传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魏阳;渭南回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鹏;太湖新城南泉古镇竞合模式下的再生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朱沛升;“文革”——沉重的集体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吉方;原真性视角下的周新古镇保护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胡光伟;流散:找寻适意的家居[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杨阳;《仁慈》中人物自卑心理解读[D];河南大学;2011年
8 周晓远;近代中国回族团体组织对新式教育的贡献(1906-1938)[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灵;社会身份: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申琳;论20世纪西方油画中爱情题材的表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清军;;市场转型时期国企工人的群体认同与阶级意识[J];社会学研究;2008年06期
2 胡云生;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J];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3 张永忠;;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中的群体认同[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4 陈孔立;;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05期
5 安胜明;孙荣军;李昌银;;倾心尽责兴武强兵——记甘肃省临潭县县委书记王勇[J];中国民兵;2007年05期
6 张涛;;孔子与美国排华高峰期华人的认同建构——以美国主要报纸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01期
7 杜磊,马海云,周传斌;陈埭:福建泉州的民族复兴[J];回族研究;2000年02期
8 ;临潭县深入实施“64422”发展战略[J];发展;2008年12期
9 ;临潭县第二区水磨川自然村调查[J];甘肃政报;1950年06期
10 王勇;;求真务实 抓经济促发展[J];党的建设;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敏文杰;;临潭回商(洮商)及其精神评述[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2 丁士仁;;伊斯兰教法对临潭回族经济的影响[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3 兰玉娟;佐斌;刘军威;许红建;;遵守群体规则行为:群体认同与群内观众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许红建;佐斌;;内群认同对群际归因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阮小林;张庆林;杜秀敏;崔茜;;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钟华;郭永玉;;弱势群体成员的认同管理策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书维;周洁;王二平;;群体相对剥夺的前因及其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谭黎;;维权运动情境中业主认同的建构[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许红建;佐斌;;内群认同、群际归因和内群体偏爱的关系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关贵全;A.CHAUVIN;殷宏;罗建勋;E.MOREAU;;IFN-γ和IL-10对羊感染巴贝斯虫临潭株和分歧巴贝斯虫进程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包广德;临潭 玛曲 全力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2 鲁海平;临潭县委办围绕“5654”开展学习实践活动[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3 包广德;临潭农牧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1年
4 临轩;临潭10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0年
5 王林平;临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凸显“全新明好”四特点[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6 记者 包广德 通讯员 吴建政;临潭畜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7 鲁海平 魏建强;临潭“四项”措施推进整改落实工作[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8 魏建强;临潭扎实推进干部下乡活动[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1年
9 记者 包广德;临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两个提高”“两个解决”上下功夫[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10 杨国旗 王博;州委“六个为什么”宣讲团到卓尼 临潭宣讲[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敏俊卿;中间人:流动与交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3 钟华;弱势群体成员的认同管理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5 马磊;清代民国时期甘青藏区回商、市场与族际互动[D];兰州大学;2013年
6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清军;国企改制与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D];清华大学;2007年
8 李清雁;教师是谁[D];西南大学;2009年
9 高小岩;游离中沉淀:认同与变迁的都市回族视角[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孙连荣;社会偏见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理论和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R壭,
本文编号:2045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04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