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藏学故乡叙事
[Abstract]:......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基金】:作者主持的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AHSKHQ2015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拉巴平措;;中国藏学的春天——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藏学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藏学;2014年04期
2 王鹿鸣;;“Tibet”或“Xizang”——关于“西藏”英译的讨论[J];西藏研究;2014年05期
3 郭克范;;在西藏话题中建立中国论述[J];西藏研究;2013年04期
4 叶拉太;;古代藏族地域概念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藏学;2013年02期
5 霍巍;;从考古发现看西藏史前的交通与贸易[J];中国藏学;2013年02期
6 索南才让;;藏族宗教文化的神圣性与象征性特点[J];西藏研究;2013年02期
7 石硕;;历史上藏人向中原地区的流动及与西藏社会发展的关联[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8 刘志扬;;西方藏学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基于美国博士论文的分析[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9 王智汪;;民族意义上的藏传佛教[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10 拉巴平措;;中国现代藏学的历程与展望[J];中国藏学;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牛治富;;国家形态的演进及其对西藏历史认知的启示[N];西藏日报;2009年
2 李伯谦;;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智汪;;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藏学故乡叙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2 王鹿鸣;;涉藏汉英翻译面临的问题与翻译策略讨论[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叶小琴;;新时期国内藏学研究反思——“藏学共同体”视角刍议[J];青藏高原论坛;2015年03期
4 周裕兰;;浅析藏族服饰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5 韩雨颖;;西藏远古时期历史文化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霍巍;李帅;;西藏与祖国关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表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研究评述[J];藏学学刊;2015年00期
7 刘秧;;近现代以来格鲁派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7期
8 段德罡;崔翔;王瑾;;甘南卓尼藏族聚落空间调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年05期
9 刘志扬;;海外藏人的人类学研究:围绕北美藏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评析[J];思想战线;2012年06期
10 白安良;;信仰藏传佛教尼姑出家原因及价值观趋向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民国时期的“西藏”概念——从1926~1935年间的五本《西藏问题》著作谈起[J];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2 李水城;;石棺葬的起源与扩散——以中国为例[J];四川文物;2011年06期
3 刘志扬;骆腾;;从革命到改革——循着人类学家波特夫妇的足迹[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9期
4 王金强;;二战后美国对西藏政策的调整——从约翰逊到尼克松[J];美国研究;2011年01期
5 吕红亮;;西喜马拉雅岩画欧亚草原因素再检讨[J];考古;2010年10期
6 邹黎;;浅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名的英译[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3期
7 班班多杰;;禅宗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传播和对后弘期的影响[J];历史研究;2008年06期
8 马戎;;西藏自治区人口结构与变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9 罗绒战堆;次仁央宗;达瓦次仁;;机会的供给与把握——构建和谐西藏的一个重要因素及相关经济学分析[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10 郭永虎;;美国国会“涉藏立法”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萌;;辽宁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品牌建设战略[J];理论界;2008年10期
2 张洁云;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新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3 张洁云;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先进文化建设[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4 洪峻峰;闽台区域社会文化研究的新进展——汪毅夫《闽台区域社会研究》评介[J];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01期
5 魏琢;魏晓颖;;诠释文化[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8年05期
6 涂建华;;文明文化冲突语境里的益阳文化[J];湖湘论坛;2010年03期
7 龙登高;传承与分异:中华传统文化播迁散议[J];东南亚研究;1996年01期
8 张树俊;;论中原文化南进与泰州文化的发展变化[J];学习论坛;2009年06期
9 林校生;;闽东区域文化资源特性论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10期
10 王桂巧;;京畿文化及其自觉意识觉醒的意义[J];领导之友;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望;;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苏文菁;;福建地域、族群、文化与闽商精神[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z,
本文编号:2306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0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