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认同探析
[Abstract]:Positive national identity refers to the personal cognition and emotional attitude towards the identity belonging to a certain nationality, including the recognition of the history, law, politics, literature, art, custom, values, etc. National identity can be divided into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that is, the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ethnic groups that constitute the Chinese 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wo basic modes of national identity: positive national identity and negative national identity. Positive national identity means that the members of the ethnic group correctly view their own culture, history, religion, language and behavior style, and finally form a strong cohesion, and are oppressed and dissimilar in the ethnic group.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教务处;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军;曲铁华;;社会和谐发展的民族认同及其教育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杨贞;叶兴艺;;双重认同理论的建构与典型实践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3 王琼;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与民族认同的重构[J];世界民族;2005年01期
4 孙友晋;张磊;;后冷战时期波兰的民族认同与俄罗斯观[J];俄罗斯研究;2007年02期
5 霍志军;;伏羲文化与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翠玉;;现代性视野中的民族认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佟春霞;;从宗教意识的淡化管窥民族认同——以湖南桃源县回维村翦姓维吾尔族为例[J];西北民族论丛;2010年00期
8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阿达莱提·塔伊尔;;中国柯尔克孜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紫烨;;浅析喀什维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玉宽;;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蒋立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庄孔韶;兰林友;;黄淑娉教授学术研究评述[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马川;李晓文;;少数民族个体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的双重性[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春;张文新;;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佐斌;秦向荣;;中国青少年儿童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余治平;;民族认同与核心价值的现代重构——新中国60年与中华未来新路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李向平;;属性与身份的整合——宗教与民族认同资源的社会化路径[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徐晓旭;;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人的民族认同[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龙藜;;藏族锅庄舞的教育人类学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魏武 卫敏丽 傅双琪;中华民族已成中国各民族认同的统称和归属[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青海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执笔 吴玉敏;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N];人民日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都具有终极性[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特约评论员 党国英;从共同文化入手凝聚民族认同[N];南方周末;2009年
6 周谨平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集体认同的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陈引驰;民族认同的殊途同归[N];东方早报;2008年
8 樊红敏;民族认同感如何建构[N];郑州日报;2008年
9 牛锐;民族语文政策与民族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公祭复苏,现代化征程中的价值寻根?[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佟春霞;文化殊异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樊义红;文学的民族认同特性及其文学性生成[D];南开大学;2012年
7 周文;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梅;西安回族的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海淑;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赵北扬;民族学校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贾英仙;散杂居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瑾;民族认同的语用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红梅;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姚静芬;内蒙古西部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的测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黄晓坤;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的培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23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2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