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语保持的语言人类学思考
[Abstract]:Efforts to preserve the language have not been effective in curbing the trend of Qiang's demise. Language preservation in areas inhabited by the Qiang ethnic group needs to first address the two major issue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the language, supported by national language policies and language planning.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ang language reserve 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language community,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in Qiang and Chinese is popularized,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er use of religious influence, the liveliness of Qiang language is maintained through the language economic stimulus plan.
【作者单位】: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C95;C91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羌族火葬习俗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马宁;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评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谭继和;;禹生石纽简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宝乐日;;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使用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5 鲍丽丽;;羌族丧葬习俗考——以汶川县萝卜寨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刘晓平;杨瑞洪;;藏羌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思考——《藏羌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的思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蒋英;;人类学视野下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申向阳;;古老羌语:从弱势走向濒危——阿坝州羌语生存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鲁炜中;王静;;北川羌族传统建筑美学价值在灾后重建进程中的重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锐锷;李阳t;;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易红郡;;英国的种族问题与种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彭虹斌;;近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陈巧云;;英汉外来词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忠斌;;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家庭投资不足的原因及扩大投资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冀文秀;;让草原文化走近青少年[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8 范文;;双语教学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杨铭;;“西山八国”新考[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10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佳佳;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对我国朝鲜族小学双语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白春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现代转型思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家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先进文化传播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吴巧玲;一所合并中学学校文化冲突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鹏;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创建[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轩;;消失的羌寨[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25期
2 和少英;从比较的视角前瞻“世纪之交的中国民族学”[J];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3 聂蒲生;;抗战时期迁居西南的民族语言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对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贡献[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2期
4 梁黎;;中国将对世界说——写在2008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召开之前[J];中国民族;2008年01期
5 聂蒲生;;抗战时期我国民族语言学和民族学研究综述——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研究为个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2期
6 杨海帆;;宕昌羌人历史轨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马尔康行动-10——庆新年建新居[J];中华民居;2009年01期
8 王小盾;;走过茂县是北川——羌文化考察札记[J];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孔德芳;IBM构筑信息无障碍[N];科技日报;2005年
2 姬少亭 吴陈 海明威;三千年羌族文明期待震后重生[N];人民公安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郭烁 袁华杰;重建家园,谨防建成“地震民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本文编号:2355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5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