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赣州客家聚居区的闽南人由来探究

发布时间:2019-05-16 00:44
【摘要】:基于对赣州地区闽南人村落的田野调查和闽南人的族谱等文献材料,探讨该地区闽南人的地理分布,分析了他们迁居赣州的原因与过程,认为迁居赣州的闽南人应该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由于不同原因迁入的,其主体应当为明末清初时期闽广人迁徙江西的移民,而并非全都是郑成功旧部后裔。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Minnan villages in Ganzhou area and the genealogy of Minnan peo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innan people in this area,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processes of their relocation to Ganzhou.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innan people who moved to Ganzhou should have moved in for different reas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history, and their main body should be the immigrants of Minguang people who emigrated to Jiangxi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not all of them were descendants of the old part of Zheng Chenggong.
【基金】: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经费资助成果
【分类号】:C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万芳珍,刘纶鑫;客家人赣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庄初升;论闽南方言岛[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新华;兴国境内两个客家话点的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燕芬;;广西平乐闽语音系及同音字汇[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2 蓝希瑜;刘丹丹;;赣南客家族性潜隐的原因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伍荣蓉;;近十年来国内客家源流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饶伟新;;清代赣南客民的联宗谱及其意义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何朝银;施骏栋;;流寓民的差别性户籍制度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基于人口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蔡享丽;;梅州客家民俗舞蹈初探[J];黄河之声;2009年10期

7 许彩丽;;方言与族群文化的互动——以揭东县龙尾镇为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周伟华;黄志繁;;明清时期流民与粤东北山区开发[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饶伟新;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客家”称谓由来考论——以清代以来赣南的“客佃”、“客籍”与“客家”为例[J];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10 肖小华;;论井冈山斗争时期土客籍矛盾的由来及不良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启琳;传承与嬗变:明清赣南地方政治秩序与基层行政之演化[D];复旦大学;2011年

2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D];厦门大学;2002年

4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晓东;浙江安吉县官话方言岛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6 梁盛平;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陈荣泽;关中地区山东方言岛语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保;明代基层防卫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温群荻;宁都民间戏班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3 罗薇;古代赣州城市发展史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4 黄薇;明清闽音韵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伟华;明清时期粤东北流民与社会变迁[D];南昌大学;2008年

6 王海;明清粤赣通道与两省毗邻山地互动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曾蓉蓉;浙南洞头闽南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江雪英;民俗文化对赣南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起华;清代赣南民俗文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10 侯军俊;赣文化时空演替和区划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焕典 ,梁振仕 ,李谱英 ,刘村汉;广西的汉语方言(稿)[J];方言;1985年03期

2 傅国通;蔡勇飞;鲍士杰;方松熹;傅佐之;郑张尚芳;;吴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1期

3 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1期

4 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1期

5 张振兴;;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闽语[J];方言;1987年01期

6 黄雪贞;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J];方言;1987年02期

7 黄雪贞;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J];方言;1988年04期

8 黄雪贞;;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续论[J];方言;1989年02期

9 黄雪贞;客家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J];方言;1994年04期

10 刘纶鑫;江西省大余(南安)方言音系[J];方言;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治“重症” 下“猛药”——赣州地区打击车匪路霸的做法[J];中国刑事警察;1997年05期

2 王令浚;;赣州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做法[J];江西政报;1997年22期

3 ;关于韩景昌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J];江西政报;1997年01期

4 成家;“桃花运”毁了韩专员[J];党风通讯;2001年10期

5 周卫红;;“魏专员”把“一等男人”拉下水[J];时代潮;2002年06期

6 ;关于胡泳、罗春涛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J];江西政报;1995年15期

7 黄先浪,钟奉岐,兰师萍;赣州地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研究[J];企业经济;1997年01期

8 ;省政协计划生育调查组对赣州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提出意见[J];江西政报;1991年10期

9 刘朝阳 ,云月成;赣南,治安好环境——赣州地区公安局刘刚局长访谈录[J];警察天地;1999年02期

10 唐席平;花专员堕落记[J];海内与海外;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奕龙;;闽南人的土围楼文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施宣圆;;闽南·闽南人·闽南学[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曾舒凡;;闽南建筑的红砖情节——闽南乡土色彩“闽南红”体验[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英湖;;从民间俚语看闽南民风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陈凯峰;;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概识[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曾学文;;闽台两地共同文化空间的共同文化基础[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陈炎正;;早期晋江人开发台湾的典型[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世祝;;台湾南部闽南人区饮食文化初探[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郭志超;;闽客民间宗教差异的历史文化解析[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徐学;;吴真人信仰的文化功能初探[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贵勤 卢洁葵 王席传;为了创平安和谐社会[N];人民邮电;2006年

2 张毅;江西灾区脐橙卖难,能否用于平抑果价?[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本报通讯员 陈国红;江西赣州局仓储经营多元化[N];中国邮政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石贵明;江西赣州六大措施做大脐橙产业[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刘爱平;坐豪华车走高速路真爽[N];中国交通报;2006年

6 郭奕明 邱麟杰;熠熠闪光的抗灾保电精神[N];中国电力报;2008年

7 钟心麟 赖学军;江西赣州 预拌混凝土生产线投产[N];中华建筑报;2010年

8 危礼平;江西赣州“十一五”工业节能通过考核[N];中国建材报;2011年

9 通讯员 陈小兵 记者 徐光明;江西赣州培养留守儿童“心灵导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文丰 宋振平;江西赣州章贡区——创建“零待业”社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殊芳;清代台湾的闽南移民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唐宇;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郭耿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婉容;闽南民俗文化影像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曾毅凌;明清闽南疫病流行状况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傅琰煜;闽南地区养老设施空间环境营造[D];华侨大学;2012年

4 吴建福;赣州地区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林贤明;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6 黄丽坤;闽南聚落的精神空间[D];厦门大学;2006年

7 胡蓉;赣州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谢英杰;清前中期福建乡村基层组织及其社会管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艺凤;近现代闽台闽南语民间歌谣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白志艺;清代弦管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7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77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