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类学视角下的仪式及其功能
[Abstract]:Ritual is a research field that anthropological and folklore attach importance to. One of the important schools of folklore in the study of ceremony is the mythology-ritual school, whose theory mainly originates from the theory of cultural evolution. Fraser's book Jinzhi restates the ceremony and the function of mythology.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onsistent explanation for ritual, which is a common behavior in human society, that is, there is no supremacy and egoism. On the other hand, ceremony, as an existing behavior, is not useless, it has its own unique function,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and function on the society, this paper also further analyze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eremony and its influence on people's life.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K890;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苗;;公共关系框架下的美军仪式传播[J];东南传播;2010年06期
2 李建宗;;神圣·阈限·展演——十七年小说中的仪式化过程解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杜美林;;山西大同端午民俗及其非遗传承中的节日信仰保护[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1年00期
4 左志坚;;论仪式音乐功能的双重特性——以广西大板瑶“度身”仪式为例[J];歌海;2011年04期
5 刘婷;;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6 洪明;;谈谈少先队的仪式教育[J];中国德育;2012年04期
7 郭讲用;;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重塑[J];当代传播;2012年04期
8 李四玉;;仪式的戏剧——纳西族超度什罗仪式[J];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胡文靖;陶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仪式活动的价值及其作用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魏兴玲;;浅析医院新员工入职仪式[J];办公室业务;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张定贵;;仪式视野下的族群——从村际地戏仪式观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5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6 王丹;个人·家·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唐卫青;“灵”与“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涯;电子媒介传播与嘉绒“达尔尕”口承教育的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新民;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白洁;岁时节日中“旺火”习俗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洪婷婷;符号消费视野下当代西安城市青年结婚消费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杨巧;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的意义建构:效用与局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6 康慕云;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云云;司法权威提升的路径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似岚;在“戏改运动”和“样板戏运动”的“分水岭”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梅;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主持人的角色分析与功能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育菡;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哈正利,马威;日本学者在台湾的人类学活动(1895-1945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黄荟;周峰;;发展伦理的人类学视角解析[J];岭南学刊;2008年02期
3 T3汝康;;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有关人类学和人类起源问题的理解[J];教学与研究;1963年03期
4 钟敬文;给《西方人类学史》编著者的信(代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5 彭兆荣;边界不设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1997年01期
6 吴世旭;;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历史脉络[J];文化学刊;2014年02期
7 比阿特丽斯·鲁伊斯,姚介厚;人类学:科学与哲学[J];第欧根尼;2001年02期
8 杨春宇;看的方式——从视觉角度解读人类学史[J];思想战线;2005年03期
9 徐新建;彭文斌;;西南研究答问录[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10 杨帆;;人类学视野中的艺术形象——兼论人类学体系中艺术研究的视角及旨趣[J];文化学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鸿保;;学步忆实—从“另类学”到人类学[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人类学想象与文化认同之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谢维扬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人类学方法:作用与局限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徐新建 四川大学文学院;Anthropology at Cambridge[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徐义强;西南:作为方法论意义的区域表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齐钊;且莫轻言学派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张晓岚;“读图时代”的视觉人类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7 何星亮;关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关系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彩秋;《暴风骤雨》再研究——人类学如何回访文学作品?[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卞思梅;论葛维汉的羌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80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8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