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高寒湿地草原沙化灾害的自然人文肇因与应对机制——若尔盖辖曼牧民沙害防治的人类学考察

发布时间:2019-06-18 18:23
【摘要】:作为非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一个典型,若尔盖高寒湿地草原沙化灾害的诱发肇因与生成机理极其特殊复杂,其防治逆转艰辛缓慢且易反复。基于对辖曼牧民的灾害感知与应对实践的人类学考察,文章从地方视角呈现了当地沙害的灾变过程以及沙害治理中本土经验智慧和地方能动参与的积极价值,指出将工程项目的治沙工作在地化为一种化解沙害的生活实践领域,当地应对沙害的社会机制建设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性。
[Abstract]:As a typical example of desertification in non-arid areas, the caus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esertification disaster in Ruoerge alpine wetland grassland is very complex,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difficult and easy to repeat. Based on the anthrop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disaster perception and response practice of herdsmen in Central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isaster process of local sand damage and the positive value of local experience wisdom and local dynamic participation in sand disaster management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and control work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is transformed into a field of life practice to resolve sand damage, and the experience of local social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n dealing with sand damage has a certain typical demonstr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13XSH030)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2014-xwd-s03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S812;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飞飞;孙铁峰;;四川若尔盖草原沙化问题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17期

2 麻国庆;"公"的水与"私"的水——游牧和传统农耕蒙古族"水"的利用与地域社会[J];开放时代;2005年01期

3 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彭文斌;;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J];民族学刊;2011年04期

4 郑少雄;;草原社区的空间过程和地方再造——基于“地方—空间紧张”的分析进路[J];开放时代;2013年06期

5 李敏蕊;张岩;卢路;左林;尹忠东;;川西北若尔盖县土地沙化动态变化[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李斌;董锁成;江晓波;李泽红;;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3期

7 盛海洋;王玉珏;;若尔盖高原沙漠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1期

8 刘嘉俊,范雪蓉;论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类型、特点及防治对策[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年S1期

9 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张煜星,孙司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荒漠化土地范畴[J];中国沙漠;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4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徐宜国;;若尔盖草原沙化的人文因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张华东;;《共产党宣言》中的“脱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魁义,何池全;人类活动对若尔盖高原沼泽的影响与对策[J];地理科学;2000年05期

2 朱震达;土地荒漠化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3 孔屏;那春光;;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J];第四纪研究;2007年01期

4 胡光印;董治宝;魏振海;逯军峰;颜长珍;;近30a来若尔盖盆地沙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及成因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8期

5 张煜星;论荒漠与荒漠化程度评价[J];干旱区研究;1996年02期

6 郭坚;王涛;薛娴;封建民;杨续超;;松嫩沙地荒漠化现状和原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7 卡召加;甘南玛曲县草地沙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J];甘肃农业;2005年06期

8 赵桂亭;;若尔盖沙化的社会学探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20期

9 孙广友;沼泽湿地的形成演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8年04期

10 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侯正清;辖曼乡开展国家意识教育[N];阿坝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2501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01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