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一体多元的族群关系论要——基于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9-07-21 12:00
【摘要】: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构想,以此来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内部族群关系的总体性引导。此后的研究者以诸多证据及论述阐发"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进程,但对于在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下之既定"一体"格局中社会内部多元分化发展的图景,特别是现实的分化与地方自治机制,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这种片面的关注维度隐含有一种历史主义的偏颇。如何在现实的"一体"的格局之下去理解和呈现"多元"发展以及多样性的社会与文化的存在及其演进过程,构成今天所提"一体多元"的核心要义。
[Abstract]:In the 1980s, Fei Xiaotong put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conception of "the pluralistic and integrated patter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overall guide to understand the ethnic rel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nation. Since then, researchers have expound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from pluralism to integration" with a lot of evidence and argumentation, but they have not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picture of pluralistic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in society, especially the realistic differentiation and local autonomy mechan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nation-state concept. This one-sided dimension of concern implies a kind of historical bias. How to understand and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pluralism" and the existence and evolution of diverse society and culture under the realistic pattern of "integration" constitute the core meaning of "unity and pluralism" proposed toda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中国少数民族乡村纠纷解决机制及社会秩序的建构方式研究”(项目编号:NCET-09-07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研究”(项目编号:10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志强;张旭;;前近代时期的族群边界与认同——对清代“苗疆”社会中“非苗化”现象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3 赵旭东;;为权力祈祷什么?——评卜正民著《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邓正来;;“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赵旭东;超越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6 张海洋;;汉语“民族”的语境中性与皮格马利翁效应——马戎教授“21世纪的中国是否存在国家分裂的风险”述评[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7 赵旭东;;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J];探索与争鸣;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治国;浅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黄书亭;;哲学视域中的危机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李毓章;;德国近代泛神论繁荣的精神缘由——以埃克哈特与斯宾诺莎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汤文曙;全球化的人学意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8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9 刘增合;;清季财政改制研究疏论[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10 曾兆晖;艾利娜;;理性视角下的法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孟维娜;王毅杰;;困境中的挣扎[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林晓珊;;性别表演与性别认同:城市职业女性香烟消费的情境与实践[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杨雪冬;;技术创新与地方治理改革:对三个案例的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2517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17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