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藏彝走廊中藏文化的影响与辐射

发布时间:2019-10-17 08:07
【摘要】:在文化分区的基础上,以宗教信仰为切入点,横向比较了藏文化在藏彝走廊各文化分区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藏彝走廊民族与文化格局的主要特点,指出藏文化在藏彝走廊具有跨民族或族群,乃至跨语支传播的总体趋向,存在着层次性和区域性的差异。不同民族或族群在将藏传佛教因素有机地融入本土宗教信仰中的同时,仍从宗教职业者构成、本土语言和宗教观念等层面坚守本土的宗教信仰。
【作者单位】: 教育部重点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基金】:四川大学“985工程”三期“区域历史与民族创新基地”课题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陆绍尊;;普米语概况[J];民族语文;1980年04期

2 石硕;;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12期

3 龙西江;;凉山州境内的“西番”及渊源探讨(上)[J];西藏研究;1991年01期

4 金绥之;川西南藏族尔苏人宗教习俗一瞥[J];宗教学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麻慧群;周俊勋;刘汉文;;木卡羌语语音概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王田;;抗战时期羌族地区的人类学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瑾;上古汉语“夫”字音义与汉藏语人类学关系论略[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刘小川;;浅析汉语趋向范畴语义演变的共性特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瞿霭堂;中国藏族语言文字研究五十年[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6 袁晓文;陈东;;尔苏、多续藏族研究及其关系辨析[J];中国藏学;2011年03期

7 张安生;宁夏同心话的选择性问句——兼论西北方言“X吗Y”句式的来历[J];方言;2003年01期

8 李蓝;;四川木里汉语方言记略[J];方言;2010年02期

9 赵小刚;《诗经·周颂》“来牟”解[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10 耿静;;羌语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唐佳;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吴铮;藏缅语否定范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唐均;苏美尔语的格范畴[D];北京大学;2008年

9 尹蔚;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俊芳;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红;指量名结构的语序及分布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鸿青;一般否定标记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以婷;民族旅游下羌族的文化表象与真实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罗铭;羌族萨朗舞蹈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姚双云;汉语动词后时量、动量、名量成分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俊波;汉藏边缘的尔苏藏族[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小琴;羌族地区中小学羌语文课程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周君;副词重叠式的类型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闻文;壮侗语族语言致使表达类型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何坤;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羌文化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布凡;;川西藏区的语言关系[J];中国藏学;1988年03期

2 孙宏开;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及语言学研讨会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0年02期

3 孙宏开;;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与保护[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瞿霭堂;;嘉戎语的方言——方言划分和语言识别[J];民族语文;1990年04期

5 杨福泉;论纳西族巫师“桑尼”[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6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锦;陈晖;;藏彝走廊:远山的神奇[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7年10期

2 王铭铭;;藏彝走廊——多学科区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3 黄树民;;藏彝走廊——区域研究的沃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4 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5 胡不飞;;杨曦帆的《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张群;情系藏文化的青年作家王晓琳[J];华人时刊;1998年08期

7 ;卷首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8 王铭铭;;初入“藏彝走廊”记[J];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9 付海鸿;;横断走廊:族群地理与生态史学——读徐新建《横断走廊——高原山地的族群与生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赵心愚;杨嘉铭;;藏族面具文化的基本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云川;;“藏彝走廊”的民族语言文化特征[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曾现江;;藏彝走廊的蒙古祖源记忆与传说概论[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3 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郎维伟;;试论康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为纪念任乃强先生而作[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5 谢屹峰;何亦宝;谢勇贤;;玉皇的起源与信仰的产生[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6 艾南山;;从横断山谈康藏地区的发展(详细摘要)[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7 李登全;;试论我国藏区的文化观问题[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佟德富;;融十明精粹于一炉的藏文化巨著——热烈欢呼《雪域十明精粹大全》出版[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10 黎汝标;;“南笼起义”的宗教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班若川;新杂·单增曲扎代表:藏文化是世界宝贵财富[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何洪泽 邹德浩;走近藏文化[N];人民日报;2004年

3 ;收藏文化 积累财富[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孙印风;把藏文化带向世界[N];中国信息报;2010年

5 姜辰蓉;玉树在重建中保护和传承藏文化[N];西部时报;2011年

6 记者 车莉 通讯员 刘基钰;“西藏印象”助藏文化走出高原[N];长江日报;2011年

7 白马;二十年前的记忆依然鲜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记者 付丹 彭业忠;酒鬼洞藏文化酒上市在即[N];团结报;2008年

9 ;弘扬藏文化的使者[N];甘肃日报;2011年

10 田宏杰;方寸之间寄深情[N];开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2 龙藜;文化视野中的藏区小学与社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段晶晶;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邵陵;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牛乐;高海拔的力量[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9 梁中桂;尔卜羌寨村民的神圣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杨艳伶;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星桥;藏彝走廊地区嘉绒藏寨高碉建筑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赤新;蒙古族饰物中的藏文化因素[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陆刚;互动与相融[D];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涛;融入藏文化元素的河流生态工程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韩爽;藏彝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6 王晓丹;16、17世纪欧洲社会收藏文化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樊秋丽;藏吧:藏族传统文化都市化的新模式[D];兰州大学;2008年

8 张婧;藏族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陈小艳;藏文化中的命名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10 马晓梅;西藏的穆斯林[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0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50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