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传承与发展:苗侗民族法文化在林业保护中作用与意义

发布时间:2019-11-04 01:40
【摘要】:阐述了苗族议榔、侗族款约、苗侗民族谚语、村规民约在林业保护中的作用,以及苗侗传统民族法文化在现代林业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黔东南地区杉木被明清统治阶级发现后拉开了采伐的序幕,但过度采伐导致了林业资源的枯竭,也使苗侗地区的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在反思林木的采伐、管护方式中,苗侗民族的林业保护习俗也逐渐形成。从最初的苗族议榔、侗族款约来保护林木,到后来条款化、体系化的林业习惯法;再加上精炼的民族谚语和改革开放后的村规民约,都集中反映了苗侗民族对林业的重视,这些优秀的民族法文化至今在林业保护、发展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世龙;;浅谈营林机械在生态林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6期

2 谢本山;李峰;王涛;;森林碳汇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3期

3 夏捚彬;;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J];北京农业;2011年15期

4 胡斌;鹰潭市“长防林”建设现状及发展浅议[J];华东森林经理;1994年03期

5 周新年;我国林业生产规划发展与展望[J];林业勘查设计;1996年02期

6 张利明,苏国辉,潘仁钊,宋子雄,王锦兵;福建省林业汽车保修厂发展出路[J];森林工程;1998年03期

7 陶雪松;文县亚热带区域经济林发展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8年03期

8 张中滨;依托林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J];吉林林业科技;1998年04期

9 翟永生,朱常友;果尔在林业育苗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8年04期

10 张毅标,洪岩,赖广辉,倪备军;安徽竹林的培育与发展[J];竹子研究汇刊;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世新;石志炳;何李平;吴联中;吕土璋;陈利军;俞伟钢;;林业两大体系在“生态县”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永明;刘新华;;找准位置 当好“六员”——浅谈林业工作站在林改中的作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3 梁启英;瞿超;;提高人工林质量 促碳汇林业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蓝春能;王莺;袁黎伟;;浅谈义务植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朱俊凤;;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贺东航;张康芳;;林改中基层林业站的现状、困境与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林业站为个案[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7 唐克华;;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发展油桐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8 杨武其;龙登楷;;锦屏县油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加快发展对策建议[A];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桑金海;于吉祥;王崇珍;郝向春;岳丙权;;私有林业经济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10 林桦;何仕广;;浅谈雷州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廉明;禄丰县林业保护开发并重[N];楚雄日报(汉);2009年

2 本报记者 祁进成;青海:发展林业保护三江源[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马楠;经济生态双丰收[N];衡水日报;2011年

4 王立芳;世行贷款1亿美元用于广西林业保护[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中共三明市委常委 永安市委书记 江兴禄;突破林改 惠泽“三农”[N];科技日报;2007年

6 记者 孔云秀;我州积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N];大理日报(汉);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定迈向2007[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陈胜伟;竹子减缓气候变暖作用超过林木[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叶建国;国家林业局:个别地方用资源和绿色换政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记者 李迎鑫;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N];三峡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爱武;浙闽山区毛竹高效经营技术与参与式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李俊清;红松林更新与演替过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198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岳;中国林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琳琳;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上官小军;民营林业发展初探[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郭自叶;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涛;论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6 白永恒;铜川集体林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相钊;延边林产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8 李德祥;南宁市园林绿化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9 温伟庆;基于GIS技术漳平市生态公益林建设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张竹梅;东北国有林区振兴中大兴安岭精神的传承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5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55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