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6 12:32
【摘要】:本研究以丹噶尔地区为研究空间,以该地藏人为研究对象,应用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法,历史学的文献法,社会学的统计法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丹噶尔藏人的社会文化变迁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丹噶尔为东科尔(sTong-'Khor)之转音,东科尔为寺名,简称丹地,今行政区属西宁市湟源县。该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汉藏杂居的地区。丹噶尔的藏人被当地人称之为“家西番”。“家西番”其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很特殊:一是丹噶尔地区长期处在汉藏文化交汇之处,同时又处在农牧文化交汇之地;二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之地;三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区。而且,丹噶尔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属于中原王朝边陲之地,是中原王朝通往藏区的交通要道,古称“海藏通衢”,是历代中央王朝的主要经营地区。所以,丹噶尔最终形成了汉、藏文化为主的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带,与周边民族之间保持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在特殊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制约和影响下,丹噶尔藏人长期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交融性和鲜明的地域亚文化特点。丹噶尔藏人在保持有一定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对以汉文化为主的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于是,丹噶尔藏人的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其变迁范围很广,涉及到政治、经济、饮食、服饰、居室、节日、婚姻、生育、丧葬、宗教等各方面。 新时期,随着社会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民族间交流的日益宽泛,民族文化融合的不断加深,对民族原有文化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迫。使得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的变迁呈现出了诸多鲜明特点,如全面性、不均衡性、双向多元性及民族外在表象的弱化与民族自觉性的增强等。这种变迁是全方位的,立体的,非人力所能改变的。事实上,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的脉络,也是丹噶尔藏人步入现代化的历史轨迹。 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的文化现象不是个别的,放置于其他民族地区也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共生的民族国家,由于每个民族、每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难免会出现许多矛盾,使一个社会失去和谐,成为社会发展不稳定因素。因此,以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作为个案进行民族社会学研究,对研究当今中国民族社会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丹噶尔藏人在与多元文化长期交往中,社会文化是如何适应,社会文化是如何变迁等等诸多问题,可以总结规律,研究对策,采取以点概面的研究方法反映当前其他民族的发展状况,可以为解决在新时期民族文化多元共存环境下,各民族如何和谐共生以及如何构建多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等诸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证,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C955;D633.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艳;;西北地区“猫鬼神”信仰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存河;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延明;从牛马载信到移动通信[D];兰州大学;2010年

3 鲁顺元;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占录;家西番:乡村社会生活中的族群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胡倍;白银喀尔喀蒙古人精神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3 罗南;从“青稞”到“树苗”[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6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56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