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夷青铜文化及其文明的起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凤桐;万光云;;威宁中水“西南夷”陶器[J];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03期
2 刘莉,星灿;龙山文化的酋邦与聚落形态[J];华夏考古;1998年01期
3 ;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59年09期
4 孙太初;;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第四次发掘|!报[J];考古;1963年09期
5 熊瑛;孙太初;;云南祥云大波那木i柰啄骨謇肀ǜ鎇J];考古;1964年12期
6 ;云南德钦永芝发现的古墓葬[J];考古;1975年04期
7 ;四川宝兴出土的西汉铜器[J];考古;1978年02期
8 童恩正;曾文琼;;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板墓[J];考古;1981年03期
9 杨文成;;四川宝兴县汉代石棺墓[J];考古;1982年04期
10 张新宁;;云南宁蒗县大兴镇古墓葬[J];考古;198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羌族火葬习俗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马宁;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评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谭继和;;禹生石纽简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鲍丽丽;;羌族丧葬习俗考——以汶川县萝卜寨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刘晓平;杨瑞洪;;藏羌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思考——《藏羌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的思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鲁炜中;王静;;北川羌族传统建筑美学价值在灾后重建进程中的重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周巴;;羌族民俗文化中的色彩运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李明融;;北川现代羌族建筑的发展策略——北川地区灾后重建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富荣;张R箈C;;佤族《司岗里》神话与古濮人的迁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东红;;从考古材料看白族的起源[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彭邦本;;古城、酋邦与共主政治的起源——以川西平原古城群为例[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梁庭望;;略论句町国的主体民族及其社会性质[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何正廷;;关于句町国史的研究[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6 梁太鹤;;考古三报告补正与讨论[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万辅彬;郭立新;李晓岑;张玉忠;;古夜郎国铜釜的铅同位素考证[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卫荣;;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技术成就[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10 钱耀鹏;;关于龙山时代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进程[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开广;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空间模式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陈亮;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胡宁;楚雄彝族服饰特点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小营;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邹园园;楚文化中的凤纹在平面设计中的探索化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傅丽叶;现代设计中设计师“态度”的比较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渝;关于长江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J];东南文化;1992年01期
2 张合荣,龙基成;夜郎“套头葬”试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02期
3 季超;;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简介[J];教学与研究;1962年02期
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见习员训练班[J];考古通讯;1957年01期
5 安志敏;;四川甘孜附近出土的一批拝器[J];考古通讯;1958年01期
6 作铭;;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8年06期
7 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J];考古;1959年04期
8 ;贵州清镇平坝汉至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1年04期
9 ;云南昭通马厂和闸心场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1962年10期
10 李家瑞;;云南祥云大波那铜棺墓时代的上下限[J];考古;196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清;;滇东青铜文化与古夜郎文化的关系[J];武汉文博;2010年04期
2 尹绍亭;云南青铜文化地理初论[J];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06期
3 邹一清;;“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06期
4 王仲殊;;说滇王之印与汉委奴国王印[J];考古;1959年10期
5 魏复;;没有文字的文明古国[J];世界博览;1992年01期
6 陈伟;狞厉之象 镇凶扬威——论商周青铜文化的前美学性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何露;广东韶关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初探[J];江汉考古;1999年03期
8 杨菊华;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轨迹[J];华夏考古;1999年01期
9 佘学保;;楚雄编钟简介[J];云岭歌声;2003年11期
10 胡庆生;沙田河青铜文化区:古苍梧政治重心[J];岭南文史;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明华;;滇青铜文化与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张伟琴;;“西南夷”地区曲刃铜兵器研究[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秀峰;;鄂尔多斯青铜刀上的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4 董振涛;张国华;;浅论中国的青铜文化[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裘士京;;论江南自古即为产铜地[A];钱币文论特辑[C];1988年
6 张世铨;;汉句町四题[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刘学堂;李文瑛;;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刘弘;;西南夷地区城市的形成及其功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徐心希;;试论闽越青铜文化[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建新;;o嗜擞胭寥薣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春美;江川青铜:穿越千年的历史回音(上)[N];玉溪日报;2011年
2 总策划:黄士华 执行:殷珂 张林 李景坤 谢力生;转型中的青铜古都——大冶[N];黄石日报;2010年
3 记者 林春生;青铜文化博览会在铜陵举办[N];安徽日报;2010年
4 苗素江;绚丽多姿的李家山青铜文化[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嘉谷;开发古滇青铜文化[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6 记者尚铁兵 通讯员冯浩儒;东胜铁西新区确保亚艺节建设项目顺利完成[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7 章恒英 铜陵市金蜗牛艺术品有限公司;古代青铜文化与传统工艺美术之我贝[N];安徽经济报;2011年
8 朱益华;青铜文化:流光溢彩 源远流长[N];安徽日报;2005年
9 记者 林春生邋陈婉婉;青铜文化博览会金秋亮相[N];安徽日报;2008年
10 杨艳琼;“云铜”钟情晋宁古滇青铜文化[N];昆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嘉;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蒋刚;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演进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D];吉林大学;2006年
4 彭印(石昆);吴城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赵志强;秦汉地理丛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田建花;郑州地区出土二里岗期铜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管恩好;青铜文化与《诗经》发生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叶成勇;黔西滇东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考古遗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吕军;中国东北系青铜短剑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朱宏斌;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朝旭;东周青铜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宏;商周青铜M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莹莹;商周青铜觥的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晓鹏;商代北方青铜文化向中原传播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云朋;商周青铜v烧碛胙芯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闯;新疆天山史前青铜刀的类型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虞添;骆越青铜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晨;中国北方地区青铜斧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唐聪;关中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卣造型及纹饰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10 齐耐心;东周青铜卮的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8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6487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