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地域文化境域下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以贵州台江为个案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0-10-10 0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贵州台江被联合国列为全球一等"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人文旅游景区之一,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美誉。台江县虽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民族风情得天独厚,苗族文化古朴浓厚、博大精深,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挑战。应通过文化教育建设、文化政治建设、文化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大力推进新形势下贵州台江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施。
【文章目录】:
一、地域文化释义
二、贵州台江的苗族地域文化概说
三、反思与检视:贵州台江地域文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1. 经济欠发达, 经济与文化之间矛盾凸显
    2. 苗族地域文化元素在年轻一代中逐渐削弱
    3. 生态文明建设尚待加强
    4. 苗族地域文化的创新元素还有待提高
四、新形势下苗族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探微
    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文化建设的步伐
    2. 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3. 加强经济建设, 扎实推进文化建设
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怀志;呼盟地域文化与改革开放[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3年05期

2 邓红蕾;;来自苗寨的宇宙追问——评《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3 杨东升;;原生态苗族文化生存空间论[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04期

4 赵秀琴;;浅析苗族氏族文化的艺术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何泠静;;国际视域下苗族研究译介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蒂莫西·邓尼根,杨代文;苗族社会中的认同保持过程[J];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01期

7 谭厚锋;中国境外苗族的分布与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3期

8 何斯强;李军;;苗族核心家庭在城市中的聚合与流动研究——以贵州苗族在昆明的手机贴膜业群体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9 向丽;;海南苗族文化研究述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洪名勇;;苗族文化与森林制度变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志勇;;文化生态理论下黔东南苗族斗牛文化发展[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2 麻勇斌;;苗族跨国认同研究的四个问题[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唐光新 李忠泽;“苗族文化中心”:传承文化从娃娃抓起[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余学军;苗族文化史上一个标志性文献[N];贵州日报;2013年

3 记者 王如龙;智慧迸发“苗族文化论坛”[N];云南政协报;2012年

4 王元康;苗族农民杨华明举办石门砍百年简史展[N];贵州民族报;2006年

5 文新宇;雷山苗族文化中心掀起文化热[N];贵州民族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杜再江;“中国苗族第一镇”的前世今生[N];贵州民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沛艳;黔中苗族宗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洪;官屋基苗族的身份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2 陶学伟;云南省

本文编号:2834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34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