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感觉、文化与族群边界:感官人类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0-10-30 20:05
   感觉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表述却有可能不同。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认识与表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划定族群之间的边界。在认识感觉文化的时候,需要区分"聚群"与"族群"的差别。"聚群"可以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也可以不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但"族群"是指共享同一套感觉文化的群体。文章区分了"族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一)和"聚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二)。在识别与划分族群边界的时候,需要剔除聚群的感觉文化表述,以避免其与族群的感觉文化表述混淆起来。
【文章目录】:
一、聚群、族群与文化认同
二、感觉、文化与族群边界
    (一)视觉与族群边界
    (二)听觉与族群边界
    (三)嗅觉与族群边界
    (四)味觉与族群边界
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巫达;;感觉、文化与族群边界:感官人类学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11期

2 范可;;人类学观照里的“乡村”存续[J];旅游学刊;2017年01期

3 杨志强;罗婷;;20世纪初鸟居龙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人类学调查及其影响[J];民族研究;2016年06期

4 彭兆荣;;人类学与艺术研究[J];兰州学刊;2017年05期

5 陈兴贵;;公共人类学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3期

6 王少杰;涂玉龙;;工商人类学与本土工商管理学科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03期

7 周建新;田丽娟;;物的空间建构——卡咪人安居房中“达尞”的人类学阐释[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8 张原;;田野情景中的灾难人类学——地方灾难场景与应灾实践经验的民族志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2期

9 代启福;;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管理的困境与策略——四川G县“偷矿”案例的人类学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10 韦志均;;传承与变迁:一个苗族村庄礼物流动的人类学观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洪远;资源开发嵌入下的蒙汉杂居区社会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魏志龙;多重情景下的学术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利;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情感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吴燕红;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社区应灾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陈明君;养老的逻辑与实践—云南沧源一个佤族村寨的实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张明;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周莹;意义、想象与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婧;“大通道”与小城镇[D];云南大学;2014年

2 哈米提·阿哈甫;当代新疆哈萨克族萨满的人类学考察[D];新疆大学;2012年

3 外川智大;哈尼族妇女人类学研究的中外差异[D];云南大学;2015年

4 于凌霄;人类学视野下的周公解梦[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5 罗文宏;艺术江湖:水域形态的社会及其延续[D];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

6 卞思梅;论葛维汉的羌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翔;撒拉尔的西迁:一场人类学田野中的哲学事件[D];兰州大学;2013年

8 南明森;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人类学中国化视野下的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探析[D];贵州大学;2016年

9 邓吉喆;新疆T村汉族亲属网络及其运作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10 宋兴烈;人类学视角下的族际通婚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2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62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