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西北人口较少民族民生发展研究——以土族为例

发布时间:2020-10-31 20:34
   西北人口较少民族近年来民生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整体而言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城乡差距明显,尤其农村更是民生发展的"短板"。调查发现约六成的土族居民对生活持满意态度,城镇居民的民生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拓宽民生改善渠道、累积民生提升内力是持续提升西北人口较少民族民生水平的重要举措。
【部分图文】:

框架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民生,框架图


(民生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图1民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二)调研对象及过程西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在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颇有相似之处,土族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土族有人口289565人,为西北地区人口最多的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70.59%)和甘肃(10.63%)两剩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最为集中的土族聚居区。2013年土族贫困发生率为44.82%[2]39,是一个发展严重滞后的人口较少民族。本文调研组于2016年7月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散居土族居民(分布在7个社区、14个村寨)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其中城镇居民200份、农村居民300份),现场回收有效问卷425份(其中城镇居民184份、农村居民241份),问卷有效返回率85%。其中有32%的问卷为入户调查,并对20.5%的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见表2)。表2受访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分段人次占比(%)分段人次占比(%)分段人次占比(%)17岁~30岁11426.8大专及以上5312.5行政事业8920.931岁~45岁6715.8高中7618企业235.446岁~60岁19545.9初中11426.8个体户4310.160岁以上4911.5小学9722.8农民21550.6------小学以下8520学生4610.8三、土族民生发展水平分析(一)经济生活1.经济收入。参照2016年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贫困线标准,将人均年纯收入分成24000元以上、12000元~23999元、4000元~11999元、4000元以下四个等级①,调查样本中土族居民的收入分布如图2。—151—①2016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柱状图,土族,柱状图,单位


图2土族居民收入分布柱状图(单位:%)由图2可知,土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主要集中在24000元以上和12000元~23999元两档,分别占城镇居民总数的53.8%和38.5%,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11999元之间的占调查城镇居民总数的7.7%,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居民占比为0。与此对应的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12000元~23999元和4000元~11999元两档分别占比为28.7%和47.6%,仅有10.4%的农村居民达到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0元以上的标准。随机抽样中仍有13.3%的土族农村居民收入在国家贫困线(4000元)以下,属于贫困人口。整体而言,土族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偏低,约有60.8%的居民未达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12363元)。从收入来源看,有69.2%的城镇家庭收入来源于工资,外出务工、个体经营、农业生产收入分别占了7.7%、7.7%、3.8%,而其他收入来源占11.5%;对于农村家庭来说,16.1%的家庭收入来源为工资、41.4%来源于农业生产、21.8%来源于外出务工、12.6%来源于个体经营,另有8%为其他收入。城镇家庭收入大多来自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农村家庭而且稳定。农村家庭的收入大多来自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40%以上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此次调查结果与“土族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例高达50%以上”[5]39情况基本一致。访谈发现,土族外出务工者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城镇环卫、挖矿(新疆)等工作。图3土族居民收入来源分布柱状图(单位%)2.家庭资产。家庭资产可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大类,其中固定资产又分为自有住房和消费类固定资产(私家汽车和日用家电),流动资产主要考察家庭储蓄和负债情况。调查发现,土族城乡居民的自有住房普及率都较高,分别达到82.6%和100%。私家汽车在土族城镇家户拥有率为48.6%,在

柱状图,土族,居民收入,柱状图


寰??⑴┮瞪??杖敕直鹫剂?.7%、7.7%、3.8%,而其他收入来源占11.5%;对于农村家庭来说,16.1%的家庭收入来源为工资、41.4%来源于农业生产、21.8%来源于外出务工、12.6%来源于个体经营,另有8%为其他收入。城镇家庭收入大多来自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农村家庭而且稳定。农村家庭的收入大多来自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40%以上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此次调查结果与“土族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例高达50%以上”[5]39情况基本一致。访谈发现,土族外出务工者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城镇环卫、挖矿(新疆)等工作。图3土族居民收入来源分布柱状图(单位%)2.家庭资产。家庭资产可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大类,其中固定资产又分为自有住房和消费类固定资产(私家汽车和日用家电),流动资产主要考察家庭储蓄和负债情况。调查发现,土族城乡居民的自有住房普及率都较高,分别达到82.6%和100%。私家汽车在土族城镇家户拥有率为48.6%,在农村家户拥有率为25.3%;洗衣机、电视机、移动电话在城乡家庭的家户拥有率分别高达100%和87.9%;空调、冰箱在城乡家庭的家户拥有率分别为89.7%和31.1%;电脑在城乡家庭的家户拥有率分别为89.7%和41.1%。入户调查发现,虽然电视机、移动电话、洗衣机、冰箱等城乡普及率都较高,但城镇居民所用商品档次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流动资产方面,城镇居民中有34.6%的家庭有10万元以上的存款,50%的家庭存款不足10万元,11.5%的家庭收支平衡,仅有3.8%的家庭有负债。农村20.2%的家庭有负债,46.8%的家庭有十万元以下存款,有24.9%的家庭收支平衡,仅有8%的家庭有10万元以上的存款。对比可以看出,城镇有超过96%的家庭不仅能达到收支平衡还有存款,有一定的家庭财富积累;而农村这部分群体只占54.8%,且—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锋;;西北人口较少民族民生发展研究——以土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2 闫晓英;周京;韩沛锟;;砥砺四十年 奋进新时代 擘画民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图景[J];中国民政;2018年13期

3 肖菊华;;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J];政策;2017年12期

4 拉毛措;;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J];青海党的生活;2017年12期

5 沈水生;陈季;梅振;周万生;杨连祥;;阻碍民生改善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J];社会治理;2017年09期

6 王力;王琼;;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的民生保障机制与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12期

7 蒋蕴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民政民生水平[J];中国民政;2018年02期

8 ;努力做好“民生答卷”——滨湖民政聚焦民生服务百姓[J];江南论坛;2018年02期

9 龚向和;张颂昀;;功能主义视域下的民生改善与社会权保障之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7期

10 陈钢;;改善民生的创新之道(下)[J];经济;2016年Z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爱军;民生的逻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赵光勇;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颀;“公益经营者”的运作逻辑与困境[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武;民生政府视野下我国政府回应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高英杰;中国特色民生福利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3 向建;民生导向下重庆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宋细妹;民生时代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策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倩;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杜娇;我国民生型政府构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李欣;转型期中国政府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王慧斌;民生政治视角下资源型县域发展路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董磊磊;边境民族社区民生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卢艳梅;上海市归侨侨眷民生关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4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64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