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圈”与文化认同:凯里苗族生肖场研究
【文章目录】:
一、黔东南州场期变迁
(一) 明清时期:生肖场
(二) 当代:生肖场、农历场、星期制并存
二、凯里生肖“场圈”
(一) 生肖场空间分布
(二) 生肖场特征
1.生肖地名已变迁
2.“转动”的“场圈”
3.“转动”的商贩群
(三) 生肖场:旁海镇
三、生肖场的文化认同功能
(一) 强化人们对“生肖节奏”时间心理的认同感
(二) 将传统村落中的血缘认同提升至地缘认同的空间层面
(三) 是我国传统生肖文化“活态”传承的典型案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蒋立松;;略论贵州屯堡人的族群认同基础及其表达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8期
2 李炳泽;黔东苗语的天干地支[J];民族语文;2003年04期
3 侯绍庄;;十二生肖场镇名称探源及其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李炳泽;;笛族十月历初探[J];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红;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的起源与历史形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贺福凌;;靖州锹里地区苗语侗语中十二地支的读音[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曹端波;;苗族古歌中的时间、历法与社会网络[J];毕节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3 黄瑾;;旅游背景下贵州安顺屯堡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周贤润;杨达;;屯堡族群通婚圈的社会人类学考察[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0年00期
5 彭华;;族群记忆及认同建构——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人类学考察[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蒋立松;吴红荣;;试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孤岛文化”的内涵及其生成基础[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黄萍;;隔离下的守护:明清贵州屯田政略与族群文化传承[J];思想战线;2009年03期
8 李良品;熊正贤;;民国时期贵州的场期制度及成因[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9 石德富;;黔东苗语帮系三等汉借字的形式[J];民族语文;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乐君;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历史与发展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2 陈雪;从断裂到弥合—山江纯苗区口传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吴晓燕;集市政治:交换中的权力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蒋立松;从汪公等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2 尹永华;环境戏剧,傩戏,地戏[J];读书;2003年04期
3 陈训明;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4 翁家烈;屯堡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5 李炳泽;黔东苗语sh、ch声母产生的时间[J];民族语文;1994年01期
6 陈其光;;苗瑶语族语言的几种调变[J];民族语文;1989年05期
7 陈其光;;苗瑶语入声的发展[J];民族语文;197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露;张诗亚;;“场圈”与文化认同:凯里苗族生肖场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2 周平;有感于机关干部上街[J];甘肃税务;2003年03期
3 胡叠泉;;少数民族城市新移民对本土民族的文化适应研究——以贵州省凯里市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6年04期
4 李坤;;清水江畔明珠耀眼[J];当代贵州;2016年30期
5 李启发;;贵州凯里市:构筑平台 统筹资源[J];社会福利;2014年07期
6 许勇;;移民搬迁拔穷根[J];当代贵州;2018年02期
7 ;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行政区域划归凯里市管辖的批复[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年11期
8 周芙蓉;;冰凝中,他们为困难群众撑起安全屏障[J];中国减灾;2008年04期
9 曾祥慧;;全国侗学论坛在凯里召开[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02期
10 韦倩;;搬迁群众的幸福事[J];当代贵州;2019年2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乐卓;我国少数民族干部群体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7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6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