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从“无史”到“有史”:人类学视角下传统晒盐村落民族志书写的思考——基于青藏高原东部各盐场的田野调查

发布时间:2020-11-05 06:21
   中国盐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围绕盐政、盐法、盐商、盐税和运销(专卖)等宏观问题,历史学、社会经济史以及政治学等学科已有探索,特别是以"史"为视角的论著更是汗牛充栋。客观来说,这些成果主要涉及华夏文明核心区域内的盐场,而且通过利用史料、档案资料探索相关问题时,或多或少带有精英政治的论调,显现出中心看边缘的偏见。尽管近些年来,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路径,对传统研究方式有所改进,但是相比较而言,人类学的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实证的方式,通过口述史来展示地方文化及其与中心的关系,考察国家与地方是如何互动的。这与上述其他学科比较,其优势自然是以田野材料为基础,克服边疆地区文本资料的稀缺,形成民族志作品,来生动地展示地方社会的图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国信;;单一问题抑或要素之一:区域社会史视角的盐史研究[J];盐业史研究;2014年03期

2 李何春;;清末川滇藏交界带之盐井“腊翁寺事件”起因分析——兼与保罗和觉安拉姆商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追求与实践[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房建昌;西藏盐业及盐政史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何春;;唐代吐蕃和南诏的制盐技术比较分析——兼论吐蕃东扩之原因[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杨锐彬;谢湜;;明代浙江永嘉盐场的赋役改革与地方变迁[J];安徽史学;2015年02期

3 李何春;;明清以来西藏盐井盐运销和线路变化之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张海荣;;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05期

5 李长莉;唐仕春;李俊领;;2011—2012年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研究[J];河北学刊;2013年02期

6 张保见;;民国以来青藏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之回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7 陳鋒;;近百年來清代鹽政研究述評[J];漢學研究通訊;200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龙;;灶户家族与明清盐场的运作——广东靖康盐场凤冈陈氏的个案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李晓龙;温春来;;中国盐史研究的理论视野和研究取向[J];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02期

3 徐靖捷;;嘉靖倭乱两淮盐场盐徒身份的演变[J];盐业史研究;2013年01期

4 李晓龙;;盐政运作与户籍制度的演变——以清代广东盐场灶户为中心[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5 李晓龙;;宋元时期华南的盐政运作与区域社会——以东莞盐场地区为中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吴滔;;海外之变体:明清时期崇明盐场兴废与区域发展[J];学术研究;2012年05期

7 段雪玉;;宋元以降华南盐场社会变迁初探——以香山盐场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01期

8 唐晓涛;;明代桂西土司力量在大藤峡地区的更替——兼论大藤峡瑶民起义的发生[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9 李晓龙;;宋以降盐场基层管理与地方社会——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J];盐业史研究;2010年04期

10 段雪玉;;乡豪、盐官与地方政治:《庐江郡何氏家记》所见元末明初的广东社会[J];盐业史研究;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何春;熊卜杰;;从“无史”到“有史”:人类学视角下传统晒盐村落民族志书写的思考——基于青藏高原东部各盐场的田野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19年01期

2 朱宗震;追求完美过分 理想难敌现实——对《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批评[J];近代史研究;2004年05期

3 刘亚玲;;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看民族志研究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5年33期

4 王铭铭;;西南之“外”:文明与生活的民族志——本栏目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罗鑫;;客家人移民日本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周建新;;走向历史的田野:客家地区碑刻、族谱与文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徐晶;;历史的民族志实践及反思——“民间文化与公共秩序”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族学刊;2012年01期

8 王晴晴;;看《微“盐”大义》中的“三元化”因素[J];明日风尚;2016年12期

9 和少英;赵玉中;;云南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历史与现状[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10 张晓佳;;女性经验对民族志经典课题的解读——以Elsie clews parsons的民族志为例[J];晋阳学刊;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雯;民族志记录和边疆形象[D];四川大学;2006年

2 张亚婷;佤族摸你黑节的民族志[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余芳艳;民族志意义上的课堂观察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1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71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0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