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崛起与儒家文化
发布时间:2021-01-02 09:23
在一系列有关吐蕃赞普的古藏文文献中,chos与gtsug lag意指礼或与礼相关的礼法、礼俗、礼仪、礼制及天道或天地之道。传统儒家思想,尤其以德治为中心的王道思想,曾对吐蕃的政治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些文献一再强调吐蕃的礼制永不移易,这是赞普王室对其统治合法性的宣言。吐蕃的政治文化既有欧亚内陆文化的传统,又有中原儒家文化的要素。儒家礼仪制度之引入吐蕃,发生在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其目的在于以成文的礼制的形式,规定上下的权利,区别君臣的名分,确定赞普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从而保证赞普王室的长治久安。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2020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古藏文文献所见之“礼”
二、吐蕃政治文化中的儒家因素
三、吐蕃崛起与儒家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道荡荡:《洪范》与儒家“治道”思想[J]. 杨世文,陶亮. 中华文化论坛. 2018(10)
[2]《古藏文编年史》研究综述[J]. 朱丽双,黄维忠. 敦煌学辑刊. 2018(03)
[3]唐代吐蕃政权属性与政治文化研究[J]. 林冠群. 中国藏学. 2013(S2)
[4]“赞普”释义──吐蕃统治者称号意义之商榷[J]. 林冠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5]吐蕃盟歌的文学情味与政治意趣——敦煌P.T.1287号《吐蕃赞普传记》第5、8节探析[J]. 任小波. 中国藏学. 2012(02)
[6]天道、王道与王权——王道政治的基本结构及其文明矫正功能[J]. 任剑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02)
[7]古藏文碑铭学的成就与前景——新刊《古藏文碑铭》录文评注[J]. 任小波. 敦煌学辑刊. 2011(03)
[8]《尚书》四篇古藏文译文的初步研究[J]. 黄布凡. 语言研究. 1981(00)
本文编号:2953105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2020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古藏文文献所见之“礼”
二、吐蕃政治文化中的儒家因素
三、吐蕃崛起与儒家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道荡荡:《洪范》与儒家“治道”思想[J]. 杨世文,陶亮. 中华文化论坛. 2018(10)
[2]《古藏文编年史》研究综述[J]. 朱丽双,黄维忠. 敦煌学辑刊. 2018(03)
[3]唐代吐蕃政权属性与政治文化研究[J]. 林冠群. 中国藏学. 2013(S2)
[4]“赞普”释义──吐蕃统治者称号意义之商榷[J]. 林冠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5]吐蕃盟歌的文学情味与政治意趣——敦煌P.T.1287号《吐蕃赞普传记》第5、8节探析[J]. 任小波. 中国藏学. 2012(02)
[6]天道、王道与王权——王道政治的基本结构及其文明矫正功能[J]. 任剑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02)
[7]古藏文碑铭学的成就与前景——新刊《古藏文碑铭》录文评注[J]. 任小波. 敦煌学辑刊. 2011(03)
[8]《尚书》四篇古藏文译文的初步研究[J]. 黄布凡. 语言研究. 1981(00)
本文编号:2953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531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