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分化与发展: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东部乌蛮

发布时间:2021-01-03 17:44
  东部乌蛮是南诏大理国时期西南地区的重要族群,包括东爨乌蛮、昆明等,分布于雅砻江以东、大渡河以南、安宁河两岸。但东部乌蛮与东爨乌蛮并不能简单地直接画等号。东爨乌蛮与东蛮虽共源于乌蛮,在唐诏时期已分化和发展为不同的族群。从南诏后期东方黑爨三十七部的形成及其在大理国时期的不断分化与发展,以及宋代黎州诸蛮的出现来看,无论是东爨乌蛮还是东蛮各部,各族群内部已酝酿着朝向单一民族发展的趋势。东部乌蛮在元以降,大部分发展成为今天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记忆、祖源叙事与文化重构:永胜彝族他留人的族群认同[J]. 黄彩文,子志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3)
[2]隋唐时期乌蛮的民族关系[J]. 段丽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3]南诏国境内外的乌蛮[J]. 王文光,李艳峰.  思想战线. 2014(03)
[4]宋王朝统治下的乌蛮及其民族关系[J]. 王文光,黄传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5]元代云南行省的政区设置及“乌蛮”的发展[J]. 王文光,段红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
[6]大理国的乌蛮[J]. 王文光,龚卿.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7]西南边疆乌蛮源流考释[J]. 王文光,张曙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7(01)
[8]昆明族源流考释[J]. 王文光,段丽波.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9]大理段氏与三十七部盟誓碑有关的几个问题[J]. 方国瑜,林超民.  思想战线. 1983(04)
[10]唐、宋时期的“乌蛮”(彝族)[J]. 尤中.  云南社会科学. 1982(05)



本文编号:2955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55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