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对比
发布时间:2021-01-04 17:06
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和自强不息,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关键都在于文化认同,即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多元一体,上下贯通"是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整体框架,其中"古为今用"处于首要地位。虽然古今时代不同,文化资源的内容不同,价值目标具有差异,但是基本理念、结构、形式和方法存在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古今共有精神家园的系列对比,我们认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的基本路径是一体化、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整体框架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时代特征对比
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文化资源对比
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价值目标对比
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实现路径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J]. 李四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J]. 任继愈. 世界宗教研究. 1984 (01)
本文编号:2957114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整体框架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时代特征对比
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文化资源对比
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价值目标对比
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实现路径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J]. 李四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J]. 任继愈. 世界宗教研究. 1984 (01)
本文编号:2957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571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