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对格尔茨民族主义思想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1-02-22 03:50
学界对格尔茨民族主义理论的"原生主义"误读,虽然已经得到纠正,但尚不充分。文章通过对格尔茨著作脉络的重新梳理,认为其理论的核心在于论证民族主义乃是一个符号学意义上的文化体系,是赋予现代政治生活以可理解形式的一个总体性概念框架。从阐释学立场出发,格尔茨既反对为民族主义提供一个现代主义的普世模型,也不同意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怀疑论。基于其对印尼和摩洛哥的田野调查,格尔茨进一步划分了民族主义的两个主题和四个阶段,并就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诠释。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6(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原生主义还是建构主义?从学术史上的一段公案谈起
二、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知识论立场
三、作为文化体系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
四、实证面向:两个主题与四个阶段
五、整合式革命及其启示
六、讨论与结论
本文编号:3045404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6(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原生主义还是建构主义?从学术史上的一段公案谈起
二、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知识论立场
三、作为文化体系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
四、实证面向:两个主题与四个阶段
五、整合式革命及其启示
六、讨论与结论
本文编号:3045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04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