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24 10:42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部乃至域外世界的交通枢纽和经贸通道,也是中央政府治理西北边疆的战略要地。河西走廊在古代中华文明的凝结形成、多元文明体系的互动交融以及多民族交融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大的历史作用,需要学界进一步探索认识。同时,该地区持续至今的良好民族关系实践也具有突出的示范作用,诸多事例的挖掘整理及其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其现实意义也因学界和政府的密切关注而日渐突显。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2019,(02)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走廊与族群互动[J]. 周大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走廊地带多重边界叠合与多民族共同体生成——兼论河西走廊区域研究范式与民族学意义[J]. 李建宗. 思想战线. 2018(04)
[3]新石器时代甘青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以马家窑与梅尔伽赫文化关系为例[J]. 俞方洁,李勉. 中华文化论坛. 2018(04)
[4]多民族共构丝绸之路[J]. 王子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6)
[5]绿洲连缀体,内部嵌合性与丝绸之路——基于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的思考[J]. 李建宗.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6]简述河西走廊的地理形胜——以明代陕西行都司建制选择甘州之原因为视角[J]. 毛雨辰. 河西学院学报. 2017(04)
[7]“舆地”与“官制”之“合宜”:雍乾时期西北边疆经略与河西走廊军政建制演变(1724-1773)[J]. 杨军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8]甘青地区史前考古与早期羌文化探索[J]. 叶茂林. 四川文物. 2016(06)
[9]清代河西的屯田及其影响[J]. 张卓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10]边疆治理新思路:加快发展连接内地与边疆的中间地带[J]. 徐黎丽,范薇. 行政管理改革. 2016(05)
本文编号:3455140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2019,(02)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走廊与族群互动[J]. 周大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走廊地带多重边界叠合与多民族共同体生成——兼论河西走廊区域研究范式与民族学意义[J]. 李建宗. 思想战线. 2018(04)
[3]新石器时代甘青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以马家窑与梅尔伽赫文化关系为例[J]. 俞方洁,李勉. 中华文化论坛. 2018(04)
[4]多民族共构丝绸之路[J]. 王子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6)
[5]绿洲连缀体,内部嵌合性与丝绸之路——基于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的思考[J]. 李建宗.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6]简述河西走廊的地理形胜——以明代陕西行都司建制选择甘州之原因为视角[J]. 毛雨辰. 河西学院学报. 2017(04)
[7]“舆地”与“官制”之“合宜”:雍乾时期西北边疆经略与河西走廊军政建制演变(1724-1773)[J]. 杨军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8]甘青地区史前考古与早期羌文化探索[J]. 叶茂林. 四川文物. 2016(06)
[9]清代河西的屯田及其影响[J]. 张卓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10]边疆治理新思路:加快发展连接内地与边疆的中间地带[J]. 徐黎丽,范薇. 行政管理改革. 2016(05)
本文编号:3455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45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