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与村落社会秩序——基于哈尼族阿克人驱鬼送灾仪式的田野考察
发布时间:2021-10-27 05:26
哈尼族阿克人作为一个跨境而居的族群,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州内和缅甸境内。文章以一个哈尼族阿克人村落所举行的驱鬼送灾仪式为个案,发掘其驱鬼送灾仪式是一种集洁净与祈福为一体的混融私人和公共领域的仪式活动。通过对家屋(私人)和村寨(公共)的驱鬼送灾仪式流程和空间的分析,仪式空间的公共性转换和再生产、族群边界和村落公共关系的再确认、世俗与"神圣"相对立的人鬼秩序及仪式禁忌的规约和调适等四个侧面均对村落社会秩序起强化、形塑、重建的作用。仪式的展演和实践作为社会整合的方式之一,能有效地缓解村落公共性的式微和村民原子化态势趋强的困局。
【文章来源】:民族艺林. 2020,(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大型旦练及绿色植物
1. 家屋内驱鬼送灾仪式器物的制作与设置。当村民们(5)不再试图出村时,Q开始返回家屋,准备编制小型旦练和制作弓弩。小型旦练的编制手法与大型旦练的编制手法略有不同,小型旦练为12根等长篾条相互交织呈孔状,而大型旦练则为18根长短不一的篾条相互交织呈菱形,孔洞较大。当5个小型旦练编制完成之后,Q将其放置于房屋的四角和楼梯底部,并在旦练的中间扦插入随手摘取的绿色植物(如图2)。之后,又开始制作旦练与弓弩相结合的厌胜物。而此时,编织的旦练又可按其形状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为大型旦练,另一类为6层单孔旦练。随后,取一段细竹将其顶部削尖,在中尾段处凿出可塞入篾条和弦绳的孔洞和卡口。同时于弓弩的尖端处,依次刺入九张大小不一的芭蕉叶和九片生姜,并削制和装饰一根小弩箭系于弓弩之上。按弓弩、大型旦练和六层单孔旦练的顺序进行固定,将其拿至楼梯口的横梁处将弓弩的箭头朝向房前空地进行拴系(如图3)。自此,家屋的驱鬼送灾仪式器物的制作和设置才告完成(如图4)。图4 家屋厌胜物的设置
家屋厌胜物的设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勐宋哈尼族阿克支系民间习俗[J]. 达福兴. 寻根. 2018(06)
[2]脱域与调适——西双版纳景洪勐宋哈尼族丧葬仪式考察[J]. 王亚军,杨云. 宗教学研究. 2017(04)
[3]阿克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J]. 石常艳,马继彬,孙津晶.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4]仪式实践与村庄社会整合——以江西省泰和县东塘村的“上灯”仪式为例[J]. 罗士泂,张世勇.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460963
【文章来源】:民族艺林. 2020,(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大型旦练及绿色植物
1. 家屋内驱鬼送灾仪式器物的制作与设置。当村民们(5)不再试图出村时,Q开始返回家屋,准备编制小型旦练和制作弓弩。小型旦练的编制手法与大型旦练的编制手法略有不同,小型旦练为12根等长篾条相互交织呈孔状,而大型旦练则为18根长短不一的篾条相互交织呈菱形,孔洞较大。当5个小型旦练编制完成之后,Q将其放置于房屋的四角和楼梯底部,并在旦练的中间扦插入随手摘取的绿色植物(如图2)。之后,又开始制作旦练与弓弩相结合的厌胜物。而此时,编织的旦练又可按其形状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为大型旦练,另一类为6层单孔旦练。随后,取一段细竹将其顶部削尖,在中尾段处凿出可塞入篾条和弦绳的孔洞和卡口。同时于弓弩的尖端处,依次刺入九张大小不一的芭蕉叶和九片生姜,并削制和装饰一根小弩箭系于弓弩之上。按弓弩、大型旦练和六层单孔旦练的顺序进行固定,将其拿至楼梯口的横梁处将弓弩的箭头朝向房前空地进行拴系(如图3)。自此,家屋的驱鬼送灾仪式器物的制作和设置才告完成(如图4)。图4 家屋厌胜物的设置
家屋厌胜物的设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勐宋哈尼族阿克支系民间习俗[J]. 达福兴. 寻根. 2018(06)
[2]脱域与调适——西双版纳景洪勐宋哈尼族丧葬仪式考察[J]. 王亚军,杨云. 宗教学研究. 2017(04)
[3]阿克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J]. 石常艳,马继彬,孙津晶.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4]仪式实践与村庄社会整合——以江西省泰和县东塘村的“上灯”仪式为例[J]. 罗士泂,张世勇.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460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4609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