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俄裔族群来源论析
发布时间:2021-12-08 21:45
哈尔滨俄裔族群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19世纪末中国人赴俄经商与俄罗斯姑娘组成家庭,后来因排华运动而返回国内定居哈尔滨;第二种是"十月革命"后逃亡到哈尔滨的白俄贵族、政府官员等,由于家道中落,无以为继,被迫嫁给中国本地居民;第三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遭遇饥荒,黑龙江左岸部分贫苦农民及手工业者渡江南下来到哈尔滨,并在此地与中国人结婚。
【文章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经商”带来的“俄国媳妇”
二、“没落贵族”的无奈选择
三.“饥荒”下的“跨国婚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尔滨华俄后裔的现状调查[J]. 胡博雅,温冠男.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4)
[2]近代哈尔滨俄侨群体发展与消亡历史考[J]. 马良玉,宫丽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1(02)
[3]俄国远东的中国人[J]. Л·保尔霍维季诺夫,姜延祚. 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 1985(04)
硕士论文
[1]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研究(1858-1917)[D]. 陈圣雷.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29294
【文章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经商”带来的“俄国媳妇”
二、“没落贵族”的无奈选择
三.“饥荒”下的“跨国婚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尔滨华俄后裔的现状调查[J]. 胡博雅,温冠男.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4)
[2]近代哈尔滨俄侨群体发展与消亡历史考[J]. 马良玉,宫丽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1(02)
[3]俄国远东的中国人[J]. Л·保尔霍维季诺夫,姜延祚. 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 1985(04)
硕士论文
[1]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研究(1858-1917)[D]. 陈圣雷.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29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5292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